竇桂梅與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
不僅如此,竇桂梅在課堂教學中對語句的選擇也極具匠心。她的語句一般較短,使整個課堂的節奏控制都極為有效。“有進步”你真棒、你能行、你真聰明,等等,這一句句贊美的語言都給受眾以美的享受。竇桂梅還善于在教學中引用一起美文佳句,或古典詩詞,或流行歌曲,只要是美的,只有對學生理解課文有所幫助,她都會信口道來,字字珠璣,句句上口,美的語句使竇桂梅的課堂教學獨具幽默藝術,文學修養,宛若雨后的彩虹,生動而不做作,美麗而不浮華。這一切,都使我們在解讀竇桂梅的教學藝術時,會自然地去更多地關注她的另一個側面――
視覺美
生活中的竇桂梅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是,當她在講臺上一站,她身上的那種美就分外強烈地讓你感覺到了。聽過竇桂梅課的人都說,她往那兒一站,她的眼里就有課,她的教態,儼然有種大家風范了。竇桂梅知道,恰當地把體態語言運用在課堂中,會使師生的雙邊交流變得更為輕松而直接。無論是哪個同學回答問題,她都要求學生必須要看著老師的眼睛來回答,她希望在這種對視中,能給學生更多的自信;她常常會在學生自讀時,摸摸他們的小腦袋,讓他們享受這種教師的關愛;她有時也會把身子俯下,來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舉手投足間,她帶給學生的,是一種學生們能夠感到的蘊涵著真情和真愛的美。
竇桂梅寫字從來都是一筆一劃,橫平豎直,每寫一個字,她都力透紙背。她喜愛那種板書的工整和運筆行文間的昭示,因而她的板書也每每給人以一種美的欣賞。竇桂梅對板書的設計力求一種形象和逼真。因為她知道,美的板書,不僅能體現出一個老師的基本功力,而且能使學生更直觀來欣賞美。一次,她在河北邢臺講<<莊稼的朋友>>一課,借助幾根彩色粉筆,她用嫻熟的筆法一下畫出了8種活靈活現、惟妙惟肖的小動物。在短短的40分鐘內,把人們帶入恬靜而多彩的境界中。課后,與會的全國反饋教學學會會長劉顯國老人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不等掌聲平息,他就走上臺去,用顫抖的手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圈,中間寫了一個美字,之后一口氣寫了姿態美、語言美、圖畫美、創意美等八個大字……
如果說,語言美可感,視覺美可觀,那么在竇桂梅的課堂教學中,還有一種可以想象的、可以激發學生創造意識的美――
空靈美
竇桂梅深知,實實在在的、能看到的那種美,只是美的一種淺層的表現,更高層次的美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這種美,能給人以更多的想像空間和創造空間。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壯麗之美;“翠葉松枝遮去路,未見花色先有香”,這才是一種空靈之美。竇桂梅喜歡這種空靈的美,她也在課堂教學中也努力營造著這種美。
就老師而言,一節課能講的畢竟有限,語文課堂就是要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意教給學生正確而有效的學習方法;就學生而言,老師課堂能教給他們的畢竟是他們一生所需知識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還需要他們自己去學習。聽竇桂梅的公開課,許多老師深感無法記聽課筆記;而在聽完竇桂梅的課后,許多老師又說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事實上,這種現象是正常的,這也正是竇桂梅高超教學藝術的一個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