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與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
生:我對《管鮑之交》這篇文章有很深的感受。齊桓公登位后,要殺管仲,報一箭之仇。鮑叔牙卻極力勸說,并堅決辭掉相國之位,推薦管仲。這是出于對朋友的真情!齊桓公不記前嫌,重用管仲,并不是因為管仲的才華有多高,其實是被他們的情誼感動了。而管仲深知鮑叔牙對他的深情厚誼,就不辜負鮑叔牙的深情,逐漸施展出了才華,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師:通過對《管鮑之交》內容的理解,你對“朋友”怎樣理解的?
生:我認為朋友應該互相幫助,互相諒解,互相取長補短。
師:好,就請你把這句話寫下來。(生到黑板上書寫)
生:我讀了《記住的和忘卻的》這篇文章,深有感受……(學生主要講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你讀了這篇文章,你對“朋友”怎么看?
生:就是要“記住別人對我們的恩惠,洗去我們對別人的怨恨”。
師:再簡練一些。
生:記住恩惠,洗去怨恨。(生到黑板上寫下了這句話)
生:我有補充……要知道一個沒有朋友的人,就像一只沒有翅膀的鳥飛不起來。
師:向你祝賀,同學們給他鼓掌。他把書上的語言進行了充分的“消化”,內化成了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思想,這真了不起!
生:讀了《胖子和瘦子》這篇文章,我覺得在朋友有難的時候,我們要去幫助他,而不能選擇逃跑!
師:可以用一個什么成語來形容?
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學生在啟發下,脫口而出。)
師:剛才的同學說得很好,就這樣說,想補充的也行,談別的文章也行。
生:讀了第二個故事,使我想起了文章后面的故事……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真正的朋友,應當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朋友著想,這種友誼是高尚的,是純潔的。(學生聯系相關的故事,來談對朋友的理解。)
師:太好了,我發現你剛才講的那個故事書上沒有,你把她補充進去,這是多好的一種語文學習方法,去寫上。(學生在黑板上寫感受)……
師:好,我們看看黑板,來齊讀一下你們創造的名言。(孩子們在黑板上寫滿了自己對朋友的理解的話,就像“小名人名言”。)(生朗讀)
【走進去——體驗第一個“但”】
師:(學生都讀完黑板上的語言之后)你看你們多了不起呀,自己讀書,就獲得這么多對朋友的理解,這讓我想起羅曼羅蘭說的一句話,“從來沒有人讀書,只有人在書中發現自己,聯想自己,檢查自己,升華自己,超越自己”。同學們,今天時間有限,我們選其中的一篇,在人家的情感世界里,靜心去走一趟,在文章中真正的發現自己,檢查自己,超越自己好嗎?《達蒙與皮斯阿司》中的故事,我們這一生也許遇不到,我們就來好好地體會體會,體驗體驗他們對朋友的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