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與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
師:千言萬語化作開始我們朗誦的那句話,讓我們大聲歌唱,警醒自己,也喚醒別人——
生:“沒有朋友,生活的菜肴里就缺少油鹽;沒有朋友,生命的天空中就缺少光線。”
師:親愛的同學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命的感悟,你對朋友一定會理解感悟的更多、更深刻,這兩節課的朋友話題感悟只是一個人生思考的開始,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應該怎樣作朋友,選擇怎樣的朋友等等話題還等待我們去進一步去體會。但愿這兩節課像一顆健康的種子深深種在你的心靈里,最后開出朋友的真理花朵。
最后,我還想說,明年的這個時候,你們已經是一名中學生,在此,我代表你的老師,以及所有聽課的老師向你們說一句:朋友,請你一路走好!(一些學生眼里已經浸滿淚水)
【點評】
丁筱青揚州教育學院副教授,特級教師
四篇文章用兩節課完成,這本身就是對傳統閱讀教學方式的挑戰。學生在竇老師設置的情境中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朋友的情感和意義,大聲吟誦、大膽想像、調動自己的日常體驗……他們完成了一次對朋友認識的升華,完成了一次對情感的感悟。“課標”要求閱讀教學
,“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竇老師的課非常好的體現了這樣的理念。
岳乃紅(揚州雙橋實驗小學教師,國家骨干教師培訓班首期學員)
整堂課,竇老師滌蕩心懷的話語一步步地牽引著學生的靈魂沉浮于字里行間,讓心靈浸染著墨韻書香。學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暢談,獲得的是對生命的感悟,由此昂揚其率真而靈動的生命激情。書讀到這份上,不能不說——精彩!
邱鳳蓮(江蘇省邗江實驗學校教師)
竇老師的課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改革不是件簡單的事,并不是在課堂上進行無數遍“撒手式”的讀書就完成了改革,并不是說安排了幾次四人小組、五人小組的合作討論就完成了改革。沒有繁瑣的語文知識的機械訓練,沒有條分縷析的分析與講解,但是,老師、學生和文本之間的情感碰撞卻一次又一次迸發出耀眼的火花,如果我們還只是追求改革的形式,而不去關注改革的實質,關注孩子自身的興趣和發展,那么,改革也只是徒具其表。竇老師之所以能在課堂上打動孩子,是與她自身情感的豐富、豐厚的積累分不開的。聽了竇老師的課,聯系到眼前的新一輪課程改革,筆者認為:稱職的語文教師,起碼應具備兩點基本素質:一、豐富厚實的文化底蘊;二、對學生、對語文教學的滿腔熱情。只有具備了這兩點,才有可能投入到真正關注學生發展的語文教學改革中去。
馬琴(江都市教育局教研室語文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