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與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
要學生超越教師,就要把思考、發現和批判的權利交給學生。只有這樣,我們的眼前才會出現一副副生動的畫面:學生和你合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學生自己上臺當老師;敢和教師對話,敢挑教師的毛病;敢提出和教師不同的見解和觀點……
在講《我的戰友邱少云》一課時,我重點抓住了:“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小時才漸漸熄滅。這個偉大的戰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沒挪動一寸地方,沒發出一聲呻吟。”這兩句話體會這位英雄人物的內心世界。同學們討論了之后,有的說,他的犧牲可不是被一顆子彈射中,被烈火活活地燒著他還一動不動,邱少云真了不起。”有個學生說:“我想,邱少云肯定像電影中的英雄人物那樣,在心里高喊:祖國萬歲!共產黨萬歲!”這時有一個學生馬上站起來說:“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被開水燙過一次,那種疼痛實在難忍,當時我什么也沒想,就是挺著沒有哭。大火在邱少云的全身燃燒,他肯定沒有想那么多,心里保證只有一個念頭:挺住挺住再挺住!堅持堅持再堅持!才一動不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沒發出一聲呻吟。”正在我要表揚這位同學們的獨特見解時,突然,有一位學生大聲說:“不對!我覺得有問題,火勢多大呀,敵人又那么近,很容易被發現。他身上又帶了子彈、手榴彈,火燒了那么長時間,這些一點就著的易燃物,怎么沒有爆炸呢?”我驚呆了,這可是我教了好幾遍這篇課文,從來沒想過的問題。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課堂一時靜了下來。我想,這是學生敢于向教材,向老師挑戰的思考,應該抓住這個契機,引導學生討論。最后,這個問題還是發問者自己解決的。他說:“老師,槍支彈藥一爆炸,整個形式就會發生變化,就會影響戰斗的勝利,導致戰士的傷亡。邱少云會想,光身體一動不動可不行,他肯定會把一只手深深往泥土里摳,使勁地摳,奮力想把子彈或手榴彈埋在泥土下面,同時還要忍受大火對他無情的燃燒。最后用身子死死壓住泥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沒挪動一寸地方,沒發出一聲呻吟。”當然同學們建議給邱少云當年所在的部隊寫封信,了解了解當時的真實情況。且不管他的回答是否符合當時的情況,但他這種敢于超越教材和教師的思維方法,讓我們為之喝彩。今天孩子,有今天思維的敏銳,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看問題的視角。他們能夠問倒老師,能夠想到課文寫不到的地方,這種創造思維正是21世紀人才必備的素質之一啊。新世紀的教育在悄悄發生著變化,教師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也在發生著變化。今天的教師,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的同時,注意向學生學習,把自己當作和學生共同學習的伙伴,做到“和學生一起幸福成長”是新世紀教師成熟睿智的標志。
超越教師,是學生體驗自己學習所獲得知識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思想碰撞和觀點交鋒的過程,是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過程,更是追求真實,探求真知,獻身真理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