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與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
后來,我們班又開展了教師和學生的心靈對話。我給每個學生寫了一封左右的長信,用六年里發生的真實的小故事,敘說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長、優缺點等等,談我的看法,敘說我們朝夕相處的感悟……學生看后,紛紛回信。一封封含著濃濃的情、帶著滾燙的淚的回信,讓我的心伴著幸福的淚飛翔。省教委又為學生們出版了《我們一起成長——一位老師和她的學生的心靈對話》。同學們畢業留言這樣寫到:“也許再過20----30年,這份精神禮物的意義才能真正顯現出來。老師,在多個校園生活的日子里,您不是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召喚我,而是手拉著的手,肩并著肩,和我們一起經歷風雨,享受彩虹,攀登人生,高唱生命的同一首歌!”我當然知道這是學生對我們當老師的鼓勵,不過,還有什么能比得了此時的幸福呢!
超越課堂,語言已經不止是作為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語言更是人的生存空間,生存條件,存在方式。學生的生活活動,情感活動,心靈活動等所有的生命運動都是語文學習的過程。
超越教師
尊重教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引導學生超越教師,是富有時代魅力的精神境界的表現。超越教師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和點化后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學會批判,最終讓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真正關系應該是活生生的人的關系,應該是教學的相長,雙主的互動。師道之尊,可以使學生仿之、效之,但不是不可超越的。我們應該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與學生一起去探求真理,發現真理,開創教師和學生真正平等的對話平臺。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超越了教師之后,放飛了他們的理想,解放了他們的靈魂,開掘了他們的智慧,語文學習成為學生終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伙伴,那才是理想的教育和理想的學習。
讓學生超越教師,就必須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覺。有了這種感覺,學生才敢和你無拘無束的交流,平等真誠的對話,才會實現超越教師的真正行為。這種感覺需要教師精神的澆灌。我常想,面對燦爛的生命,笑不起來的教師不能算是好老師。我還想,教師的笑是為了什么?難道見到學生是機械笑?故意摸摸孩子的頭?讓學生坐在屋子里感受窗外的陽光嗎?不,教師的微笑只有一條,那就是喚起學生心靈的微笑!
任何一個孩子的心靈深處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教師的使命就是強化這種愿望,呵護這種愿望。讓我們用淳樸的微笑和真誠的鼓勵劃出學生幸福的人生起跑線。只有這樣,學生的心靈才會長出快樂、自信、堅韌、向上等莊稼,從而排除掉那些狹隘、自私、自卑、失敗等雜草。不然,學生超越教師就只能成為遙遠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