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與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
師: 現在你們細讀這篇文章,同學們可以讀一讀,畫一畫,看看,哪些地方對你觸動大,選擇你自己的讀書方法來讀,大聲讀也可以,默讀也可以。
……
師:這對你有什么感觸?
生:“無辜”這個詞,對我感觸很大,皮斯阿司不是真正犯罪,而是被國王無辜打入死牢的……
生:“但,茫茫人海,就有一個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別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達蒙”這句話對我觸動大。
生:“但,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在淋漓的風雨中……”
生:“但,刑車上的達蒙……”(教師指名學生讀課文感動的地方,并隨機請學生說說感受。)
師:同學在談感受的過程中,我發現你們談的句子里面都隱藏著“但”這個字,好,我們再把這段話找出來讀一下。(生讀含“但”的三句話)
師:在什么情況下會用“但”這個字?
生:轉折的時候。
生:上面的意思就是沒有人肯為朋友坐牢,但是達蒙真心為皮斯阿司坐牢,強調了他是世上獨一無二的一個人。
師:對,當文章的上面的意思和下面的意思完全相反的時候我們才用“但”,像這樣的句式我們著重強調的是——
生:后半部分。
師:那好,下面我們就重點研究研究這幾個句子。聯系上文,請你進一步談談第一個有“但”的句子的理解。(但,茫茫人海,就有一個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別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達蒙。)
生:這句話上面用了一個“但”字,證明為了朋友會去做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就從這件事來說,想回家看看母親,但是沒有人為他坐牢,就是這個朋友真的為他坐牢。
師:所以你想突出這個意思。帶著你的體會讀讀吧。
生:(讀句)……
師:他談出了對這段話的理解,也著重突出“但”字強調他的理解,還有哪個同學想談。(學生沒有一個舉手發言的,好像沒有想好的樣子,沉了一段時間。)
師:有人說,聽話聽音。這樣吧,老師給你們讀一遍,看看你是否聽出了弦外之音。(教師朗讀,注意了突出了“茫茫人海” 這個重點詞。)
生:我聽出了黑暗中的一點光線。
生:沒有一個人為皮斯阿司坐牢,只有他的朋友達蒙。
師:這說明了什么?
生:這說明達蒙很信任皮斯阿司,達蒙是一個勇敢的人。
師:啊,這黑暗中的一點光線就是勇敢,那就請你讀讀這段話,讓人感覺達蒙是那樣勇敢。老師第二次讀這句話,突出“真的愿意”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