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第5冊全冊教案
第三課時教學內(nèi)容:《船歌》、《原諒我》教學目標:1、聆聽了解二聲部合唱譜,感受樂曲所表達的真誠友誼。2、在歌曲《原諒我》的創(chuàng)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3、通過復習總結(jié)讓學生體會朋友之間友誼的珍貴。教學重點: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準備:音響設備、鋼琴、課件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意 圖組織教學1、聽《船歌》律動進教室。2、師生問好先聲奪人,讓學生一開始就接觸歌曲。
聆聽
歌曲1、導入:同學們剛才你們聽的歌曲好聽嗎?聽了音樂你想做什么動作?2、初聽音樂《船歌》,學生律動(劃船)3、多媒體出示歌詞,學生復聽歌曲。4、有感情的朗讀歌詞。5、師生交流歌曲所表達的情緒。6、出示合唱譜,復聽合唱部分,讓學生畫出二聲部圖形譜。7、指導學生了解合唱就像兩個親密無比的好朋友,相互依存,互相融合在一起,歌曲才更加好聽。8、整曲聆聽,學生自由律動。用動作來感受歌曲的情緒,學生便于接受。運用畫圖、舉例子幫助學生了解合唱,了解朋友之間的親密友情。
歌曲
創(chuàng)編1、播放《原諒我》,學生有感情的齊唱。2、請同學說說同學之間或朋友之間難忘的事。3、分組創(chuàng)編歌詞(1)小組商量,確定所編歌曲的主題。(2)小組成員分工,編寫1—3段歌詞。(3)小組試唱,修改。(4)分組匯報演唱,老師同學評價及時幫助修改。(5)評選出創(chuàng)編最好的一首歌,大家一起來唱。經(jīng)過同學的訴說,為下面創(chuàng)編歌曲做好了鋪墊。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給三年級學生降低了難度,而且也保證了創(chuàng)編歌曲的質(zhì)量。
結(jié)束
部分在老師的帶領下,跟唱《友誼地久天長》在歌聲中結(jié)束本課。歌曲的烘托,便于學生情感的激發(fā)。
第4課 《放牧》 (二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聆聽樂曲《小放牛》,感受祖國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音調(diào),激發(fā)對祖國民族音樂的熱愛。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放牛山歌》。 3、復習3 5 6,學習6 1 2的音高及八分音符的時值 4、聽辯音高,并進行即興問答創(chuàng)作活動,從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知識、技能的學習。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放牛山歌》教學難點:用高亢、嘹亮的歌聲唱出歌曲《放牛山歌》的山歌風味教具準備:磁帶、鋼琴、課件、大歌紙等教學過程: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組織教學1、聽歌曲《小放牛》進教室播放音樂《小放牛》2、師生問好。向?qū)W生問好聽音樂進教室向老師問好1、讓學生潛移默化中接受民歌《小放牛》,為欣賞學習作好準備二、聆聽樂曲《小放牛》1、導入師:同學們,你看見過放牛嗎?你有沒有放牛的親身經(jīng)歷?2、介紹歌曲《小放牛》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名字叫做《小放牛》,是一首河北民歌。這首歌曲原為民間歌舞《小放牛》中的一段載歌載舞的男女對唱,描寫村姑向牧童問路,牧童故意考問她時的風趣情景。旋律質(zhì)樸流暢,輕松活潑。這首歌曲在我國各地普遍流行。出示譜例,教師范唱歌曲3、我們的書本上也有一首《小放牛》,可是它是一首樂曲,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仔細聽,與剛才我們聽的歌曲《小放牛》有些什么聯(lián)系。4、指名回答5、提問:這段樂曲是由民族樂隊還是西洋樂隊演奏的?樂曲中主要的曲調(diào)是由哪一件樂器演奏的?6、介紹嗩吶7、播放音樂,再次聆聽,聽到音樂有變化的時候請舉手分析兩段音樂,旋律上 速度上 表現(xiàn)情景上8、分析音樂與學生一起討論交流9、指名回答問題1、學生回答2、聆聽了解3、學生拍手律動4、仔細聆聽回答:(其中的一段就是這首歌曲的曲調(diào)……)5、了解嗩吶的基本常識6、聆聽音樂,有變化時舉手7、發(fā)表自己的意見1、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包括聽到的、看到的、親身體驗到的,引發(fā)同感2、通過教師的范唱,加深對歌曲旋律的印象,為下面聆聽樂曲段落做準備3、有歌曲的準備,學生能分辨歌曲《小放牛》與樂曲《小放牛》之間的聯(lián)系6、培養(yǎng)學生仔細、安靜聆聽的好習慣9、體現(xiàn)課堂的民主與和諧,給學生一個發(fā)表自己見解的空間。三、表演歌曲《放牛山歌》1、導入。剛才我們聆聽了樂曲《小放牛》,接下來我們來學唱一首《放牛山歌》2、播放歌曲,教師范唱。3、教師指導念歌詞,提示:注意歌中的“啥”、“喲喂”等四川土語,要有感情的念4、播放音樂。練唱第17——20小節(jié)譜子,學習la do re及八分音符①復習mi sol la ,并從柯爾文的手勢圖中了解la do re的音高位置②加手勢唱準各音的高低(從有規(guī)律的上行、下行到任意的手勢位置;由教師帶領唱到學生自己帶領唱)③游戲:曲調(diào)問答④復習四分、二分音符,學習八分音符的時值——跑⑤教師編輯兩小節(jié)曲譜練唱⑥學生創(chuàng)編并指名出示練唱⑦練唱歌曲第17——20小節(jié)譜子,注意音準和節(jié)奏練唱歌曲,注意咬字以及情緒(要以自己參加勞動而獲得豐收的喜悅心情來演唱)站在山上地理位置比較高,用高亢、嘹亮的聲音來演唱小組為單位編動作并進行表演唱6、幫助學生建立音高的位置7、指導學生的咬字及情緒1、仔細聽講2、聆聽歌曲 3、學生拍節(jié)奏有味道的念歌詞,4、自編放牛的動作表演5、聽音樂范唱學生輕聲跟唱6、學習把握音高,在腦子里形成音的概念7、注意情緒的表現(xiàn)8、小組合作編動作,表演1、給學生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2、培養(yǎng)學生輕聲歌唱的習慣以及對音準的把握3、通過手勢、游戲、編創(chuàng)等形式讓學生很快地在腦海里建立音的概念,改變以往學習音階的枯燥、乏味,以一種活潑的、學生樂意接受的形式進行教學活動4、以簡單通俗易懂的方式,教育學生在高位進行演唱5、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習慣,激發(fā)求異的學習精神四、小結(jié)今天我們聆聽了嗩吶與樂隊演奏的樂曲《小放牛》,學唱并表演了歌曲《放牛山歌》,讓我們再一次領略到我們中華音樂文化的豐富多彩、各有特色;也再一次被音樂獨特的魅力所吸引和征服。簡單的音符組成美妙的音樂相信你也可以做音樂的小主人。學生小節(jié)共同回憶整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及所得,激發(fā)熱愛祖國音樂文化的感情五、再見聽音樂出教室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聆聽樂曲《牧歌》,感受音樂的獨特風格、音色色彩及情緒。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牧笛》,并創(chuàng)編表演唱。 3、了解音樂與地區(qū)的密切關系,感受祖國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音調(diào),激發(fā)對祖國民族音樂的熱愛。教學重點:演唱歌曲《小牧笛》,唱出牧童在放牧勞動時的歡快情緒與民歌風格教學難點:聆聽《牧歌》與《小放牛》進行題材、形式、風格的對比教具準備:磁帶、鋼琴、課件等教學過程: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組織教學1、教師播放《小牧笛》音樂2、師生問好聽音樂進教室潛移默化中熟悉新歌的旋律。二、復習6 1 2聽聽老師彈奏的是色塊中的哪個音?請跟琴唱一唱。(見書本p19)1、當聽到上面的音時請站起來,聽到下面的音時坐著不動2、聽辯后唱一唱3、上、下兩個音分兩次跟琴唱一唱,體驗兩個音的高低學生仔細聽辯,并進行站立以一種輕松活潑的方法來進行聽辯,讓學生學得自然,有效三、聆聽《牧歌》1、教師導入我們的這一個單元的名字叫《放牧》,你肯定首先想到了草原吧。是啊,在一片綠色的大草原上,一望望不到邊際,牛羊成群,白云朵朵,真是好美啊,我忍不住要歌唱了。2、教師清唱《牧歌》3、出示歌詞這是剛才老師唱的歌曲的歌詞,是內(nèi)蒙古烏達盟同名民歌4、播放音樂設問:民歌《牧歌》的曲調(diào)在樂曲中出現(xiàn)了幾次?也就是你舉了幾次手?5、指名回答并進行分析6、設問:每遍的主題曲調(diào)出現(xiàn)時它的聲區(qū)變化順序是怎樣的?表達了怎樣的場景?7、幫助學生進行學習8、與學生一起討論9、從三方面交流學習1、學生想象草原的景色2、學生聆聽欣賞歌曲3、看歌詞,了解這是一首民歌4、聽到民歌曲調(diào)舉手5、回答問題6、和教師一起討論分析7、自由回答8、自由說說自己的1、先聲奪人,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熟悉并記住主題旋律2、培養(yǎng)仔細聆聽音樂的習慣,并能夠在聆聽的同時用舉手的方法為樂曲進行分段3、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合作,融洽課堂氣氛4、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及時進行角色的轉(zhuǎn)變,變指導為幫助,學生樂于接受5、讓教師從教學者變成學友,營造教學上的平等與合作,達到師生共同的進步四、表演《小牧笛》1、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另外一首有自己特色的牧歌播放歌曲,指導體會情緒2、出示自制圖形譜,以教師帶領唱為主 指導感情3、播放音樂4、教師彈琴5、巡回指導,獎勵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提示:可變換角色進行演唱表演6、做觀眾,看表演7、幫助學生進行交流1、聽講2、感受牧童在放牧勞動時的歡快情緒與民歌風格3、學唱歌譜學生跟唱注意音準、音高和換氣、4、有感情念歌詞5、輕聲跟唱6、有感情演唱7、自由組合,設計動作表演8、集體表演2、為解決歌曲的重點作好準備3、通過視覺形象的學習歌曲的旋律4、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做鋪墊5、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及時的肯定和獎勵,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培養(yǎng)和激發(fā)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能力6、增進交流,激發(fā)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五、小結(jié)學習完這一課,我想每一個同學都會感嘆我們國家的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文化,就放牧的民歌隨著地區(qū)的不同有那么多中不同風格的歌樂曲,我們要熱愛我們祖國的民族音樂,長大后能夠為我們的民族音樂文化作出自己的貢獻。教學心得: 放牧這個單元主要讓學生通過學習,了解音樂與地區(qū)有密切的關系,感受祖國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音調(diào),激發(fā)對祖國民族音樂的熱愛。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各種討論和編創(chuàng),學習的情緒非常高漲,課堂氣氛輕松活潑。學生都被祖國的音樂文化深深吸引,想不到就放牧,因為地區(qū)的不同也有這么多各有特色的歌曲和樂曲。合作的精神在從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教師的角色也進行了各種及時的轉(zhuǎn)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