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七年級美術下冊全冊教案
(3)黏合劑要求用乳膠,注意乳膠不要加水,也不要涂得過多。
(4)立線的曲線形態要用筆桿事先將紙條彎曲,這樣可以形成流暢的曲線型。
準備材料,提示注意安全。抓住一至兩個典型材料,提示準備時的注意點,合理利用材料的質地、色彩。
按構思草稿進行制作,制作中適時進行調整加工。
教師此時應注意發生的問題,如黏不住,材料無法準備到位等。
4、展示、評述。
作業集中到教室中央,學生圍觀,先作者介紹創作意圖、表現方法及關鍵點,再請其他同學作集體評價,并請作者本人記錄,以便參考。
第9課 奇妙的肌理世界
【教學目標】
1、培養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審美能力。
2、通過設計、制作,靈活運用已有知識,大膽創新,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提升人文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布置好美術教室,每兩桌一個盛滿清水的小水盆和油性顏料等;學生準備好自己收集的材料、色彩顏料、美工刀和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用media player播放軟件播放愉快輕松、節奏鮮明的mp3音樂,展示并不斷變換軟件中的可視化效果(media player中的可視化效果包含魔幻、氛圍、激光、組樂等幾十種,動態紋樣非常美麗)。
2、查看學生的準備情況
集中學生注意力,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二、激發審美興趣,導入主題
師:同學們,屏幕上的紋樣給你什么感覺?
生(七嘴八舌):在運動,隨著節奏在變化,變化很豐富,……
師:那大家認為美不美?
生(異口同聲):美!
師:這種美妙的肌理紋樣是可以制作出來的,而且并不復雜。
(此時,學生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流露出渴望、興奮的神情。)
師:我們先來欣賞幾幅作品。
(課件展示各種美麗的肌理作品)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用什么辦法可以制作出我們看到的這些肌理作品。
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了,有的說可以畫,有的說可以拼貼……
三、故事索引,實踐催化
1、講述老師小時候生活中的小故事。老師小時候在河邊洗碗時發現,碗里的油花快速地擴散到河面上,在陽光中五彩繽紛,加上小魚兒頭頂水面泛出的片片漪漣,美輪美奐,煞是惹眼,可惜這種美麗一會兒就沒有了,如果能長久保持該多好啊。那么怎樣才能收集河面上漂亮的肌理紋樣呢?老師后來終于想到了方法,展示一幅制作好的作品,讓學生想想老師用的是什么方法?
2、學生發言很踴躍,教師說出自己的制作方法(用油性的顏料在水里攪和,再用白紙吸附),讓學生討論老師制作的作品還有哪些特點,學生們很快就談到色彩的關系和紋樣的布局,教師馬上接入話題,穿插色彩和構圖知識的講解,并用課件演示。
同學們想試一下嗎?學生們立即興高采烈地嘗試,而且很容易就獲得了成功,教師由衷地贊揚學生的作品,并提醒學生注意清潔衛生,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
【“雙基”是基礎教育階段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課程的目標的基本保障,色彩和構圖知識是本課肌理制作成功的關鍵。此外,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到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出現油浮于水的物理現象,綜合課程包含著很多內容,所有內容的設置都指向一個目標:培養合格的社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