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七年級美術下冊全冊教案
《星月夜》這幅畫,畫著一些入睡的小屋,絲柏從下面伸向深藍色的天空;一些黃色的星與閃光的橘黃色的月亮形成旋渦,天空變得活躍起來。這是體現內心的、最緊張的幻想,是發泄無法抑制的強烈感情的創造性嘗試,而不是對周圍大自然平心靜氣研究的結果。
○欣賞《水果靜物》、《向日葵》,以新的觀點重新認識畫家作品,并通過欣賞作品作出相應的聯想與評述。
《水果靜物》保羅•塞尚,后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畢生追求表現形式,對運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創造,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塞尚反對傳統繪畫觀念中把素描和色彩割裂開來的做法,追求通過色彩表現物體的透視。他的畫面,色彩和諧美麗。畫家強調了物體的體積和空間感,將現實物體視為一堆結構綜合體,體現出一種冷峻的內在精神氣質。
《向日葵》凡•高在阿爾居住期間,強烈地愛上了遍地生長的巨大的金色向日葵的千姿百態,既有緊閉的苞蕾,也有盛開的花盤,花朵的黃色呈現出豐富的色調,從深橙色到近乎綠色都有。在這幅作品中,再也看不到自畫像里那種短促而筆觸,在這里,他的筆觸堅實有力,大膽恣肆,把向日葵絢麗的光澤、飽滿的輪廓描繪得淋漓盡致。此畫以黃色和橙色為主調,用綠色和藍色的細膩筆觸勾勒出花瓣和花莖,簽名和一朵花的中心也使用了藍色。籽粒上的濃重色點具有醒目的效果,纖細的筆觸力圖表現花盤的飽滿和紋理的婀娜感覺。
○欣賞《埃斯塔克的樹林》、《灰色的樹》
《埃斯塔克的樹林》勃拉克在這里平面地解體了樹林,讓視點與光源分散,形成支離破碎的組合,看上去有一種拼貼畫的味道,以突出畫面的裝飾性效果。
《灰色的樹》他把凡•高的表現性、野獸派色彩的非描述性以及法國新藝術運動的線形圖案熔于一爐,使之成為一幅構成型的、造型感強烈的,然而仍是極富獨創性的作品。
三、小結。
你認為繪畫發展至今乃至于以后,是否會被照相所代替?
通過外國風景畫、靜物畫作品的欣賞、評述,同學們對幾種新的畫派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同學們的直觀大膽的交流評述非常精彩,大家在生活中只要細心的觀察,大膽地體味,你會發現,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
四、教后感。
美術義務教育的目的是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美術素質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學會欣賞美、感受美對學生形成良好的美術情操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我們應該把對學生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貫徹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在教學中認真研究教學方法,通過美術欣賞陶冶學生的情操。
第二課 人類的朋友
【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了解人類和動物的關系,了解線造型的基本方法;
2、技能領域: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團結協作的精神,和細致的觀察能力、用線造型的表現能力;
3、情感領域:幫助學生樹立起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觀念和意識,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富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了解人類與動物的關系,了解線造型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對動物的比例、線條變化的把握有一定的難度。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1、收集人類與動物關系密切的各種資料和動物圖片
2、各種各種形式的筆
【教學過程】
1、導入:
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密不可分,如果人類不善待動物不合理利用資源,那人類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節課,就來討論人與動物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