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浙江卷語文復習系列教案
注 ①嗾,指使狗時發出的聲音。1.這兩首詩都描寫了秋天,但各有側重,請從思想內容上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2.這兩首詩都提到了春天,那么,作者對“春”的感情評價和“春”的作用是否一致?為什么?解析:這兩首《秋詞》主題相同,但各寫一面,既可獨立成章,又是互為補充;其一贊秋氣,其二詠秋色。氣以勵志,色以冶情。所以贊秋氣以美志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本題設題點正在‘秋氣”“秋色”處,考查學生對不同之處的鑒賞。第二問,對春的情感,可從“勝”和“嗾人狂”處領悟。從詞語色彩上即可看出第二首詩對春色的否定。答案:1.前詩側重描寫了秋天的天氣和活力,從而鼓舞人們要振奮精神,頑強奮斗;后詩詠嘆秋天令人敬肅的色彩,從而喚醒人們要情操清白,意志堅定。(1)不一致。前詩并沒有否定春的生氣和活力,并且用來正襯秋的生氣和活力;后詩否定了繁華濃艷、教人輕浮若狂的春色,詩中用來反襯秋色的清凈高雅。例3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移居(其二) 陶淵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此理將①不勝,無為忽去茲。衣食當須紀②,力耕不吾欺。注釋:①將:豈 ②紀:經營本詩表現了詩人在田園生活中感受到了那種樂趣?這種樂趣是怎樣表現的?解析:這一題既考查了思想內容,又考查了表現手法。作為田園詩人的陶淵明,他對田園生活是抱有一種向往和追求的態度,所以,他筆下的田園生活一般都是美好的。從這首詩來看,他描寫的是人們之間的日常生活,從“相呼”、“斟酌”、“披衣”、“言笑”等描寫來看,表現的就是人與人之間那種美好的人際關系。其“白描手法”從語言的質樸中不難看出。答案:第一問:感受到一種美好的人際關系,即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純真而質樸的友情。 第二問:這種樂趣主要是運用白描手法,描寫人與人之間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相呼、相飲、相思、相言、相笑等情景,盡情地表現出來。南粵高考直析【粵題精講】2(XX年廣東高考卷)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7分)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呂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著意紅。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 更憑青女①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注]①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⑴ 這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屬性?都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⑵ 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解析】 呂本中的《木芙蓉》詩中,明確點出歌頌對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畔”暗示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為廣大愛國志士的象征了。詩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開放在嚴霜襲來的秋季,其鮮艷的色澤顯示出它不畏強暴的精神。詩中后句,詩人將“無言” 和“一生開落任東風”來比喻桃李怯懦軟弱,聽任春風擺布而自已無言,用宋高宗和秦檜以及對女真貴族俯首貼耳、沒有骨氣和勇氣的主和派,來襯托木芙蓉霜后“著意紅”的英勇氣慨。將兩種花比喻成對立的兩種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極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