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浙江卷語文復習系列教案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①。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注】①嘆新豐句:化用馬周困新豐的典故。據《新唐書?馬周傳》唐初中書令馬周貧賤時,曾住在新豐的旅舍,店主人不理睬他,備受冷落。(1)“落燈花棋未收”一句描寫了什么樣的情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2)本曲抒寫秋夜雨中思鄉,其結構、層次分明,試作簡要分析。9.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夏日西齋書事 司馬光榴花映葉未全開,槐影沉沉雨勢來。小院地偏人不到,滿庭鳥跡印蒼苔。[注]此詩是司馬光被迫辭官退居洛陽時所作。高考資源網w.w.w.k.s.5.u.c.o.m(1)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物?傳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2)本詩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晉陶淵明在辭官后有詩云:“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逼渲幸嘤小暗刈云,但表達的情感迥異。試簡要分析兩者情感的不同。
10.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問題。鷓鴣天 夏 竦鎮日無心掃黛眉,臨行愁見理征衣。尊前只恐傷郎意,閣淚汪汪不敢垂。停寶馬,捧瑤卮。相斟相勸忍分離。不如飲待奴先醉,圖得不知郎去時。(1) 這是一首送別詞,作者假托一個女子的身份、口氣,抒寫她與愛人分別時的離情別緒,清代詞學理論家張廷焯評比此詞:“語不深而情深,千古離別之詞,以此為景!闭垎栐~的上闋表現了女子怎樣復雜的心情。(2) 有人認為詞的最后兩句出語不凡,感人至深,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1答案示例:(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細雨。(2)①盼好友到來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悵惘之情。 ②清早就已經打開層層的屋門;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傾聽有沒有友人車子到來的聲音;以為聽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響聲,正要出門去迎接,哪知卻原來是自己弄錯了。
2答案示例:①因為雖然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逝,而臺城柳卻依舊逢春即枝繁葉茂,不管人世滄桑、人間興亡,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以它的繁榮茂盛和臺城的荒涼破敗,以它的終古如斯和六朝繁華如夢轉瞬即逝作鮮明對比,因此詩人說它“無情”。 ②同意。因為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吊臺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運使詩人聯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
3答案示例:第一聯寫詩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這種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謝尚對袁宏的提攜。第二聯正面寫懷古,一個“空”字使作者知音難覓、懷才不遇之情和上聯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這首詩既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大志難酬的孤獨和寂寞,也表達了自信、曠達、灑脫、豪放之情。
4答案示例:(1)第一首是從兵家用兵的角度來評價的 。第二首是從民心向背的角度來評價的 。第三首是從節操(氣節)角度來評價的 (2)杜牧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勝敗得失、歷史興衰的看法,即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負重、重整旗鼓,定能東山再起。 王安石認為民心和形勢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歷史的規律不可違背。 李清照認為人要講求氣節,活著要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死了也要氣壯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