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浙江卷語文復習系列教案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鬢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眼淚痕干。這首詩采用“移情”手法,通過“遙憐”“未解”“濕”“干”等詞,含蓄地表達了望月思親的苦思之情。(2)平淡平淡即質樸。其語言力求樸素,不加修飾,不追求詞藻的華麗,在平淡平實之中蘊含著深意。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王維的《雜詩》: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寫出門在外的人思念家中人。白居易《賣炭翁》中的“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終,賣炭得錢何所營”,關漢卿《四塊玉·別情》中的“自送別,心難舍,一點相思幾時絕”,都接近口語,通俗易懂。又如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于平淡之中蘊涵著詩人超脫塵世、悠然自得的情趣。(3)絢麗語言追求華麗的詞藻、絢爛的文采、工整的對仗。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中描繪的自然景色新奇而真切,使得整個形象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語言有鮮明的色彩感,而且設色對比強烈,寫出了春日江南的明艷如畫,抒發了詩人無比喜悅之情。(4)明快語言直接、明朗、爽快、干凈利落。李白的名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給人以置身于舟中,飛梭于水上之感。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中的“即”、“穿”、“便”、“向”,表現了快捷的速度和跳躍的節奏,詩人喜不自勝的心情躍然紙上。(5)奔放直率而有氣勢。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詞句將滾滾長江與歷史長河融于一體,凸現了歷史蕩滌千古風流的奔放氣勢,使讀者體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對景抒情的豪邁氣魄。(6)清新用語新穎,不落俗套,給讀者以清風撲面之感。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四句寫四景,有動有靜,色彩絢麗,語言清新生動。白居易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楊萬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等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例1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第1題。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1.第三、四句中最生動傳神的字是什么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析。解析:這一題考查的是“詩眼”。結合詩中“絕”、“滅”、“孤”等,找出“獨”并不難。但在答案中一定要體現出“結合全詩簡析”這一要求,解答出“獨”的背景及其作用。答案:最生動傳神的是“獨”字。“獨”是“獨自”、“一個”的意思。千山聳立,萬徑縱橫,山無鳥飛,徑無人行,只有一個孤獨的垂釣者。“獨”字準確形象地刻畫出釣者遠離塵俗、清高脫俗、傲岸不群的個性特征。例2 閱讀《沁園春·長沙》,然后回答第2題。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