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浙江卷語文復習系列教案
(1)兩首詠柳詩中,李詩以柳自喻,曾詩以柳喻人(喻指社會上的某些人),請簡要分析兩首詩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2)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李詩中的“逐”和曾詩中的“倚”字在詩中的表達效果。10 (汕頭市XX年第二次模擬考試)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錢塘逢康元龍① 明·謝肇淛
黃梅細雨暗江關,我入西吳君欲還。
馬上相逢須盡醉,明朝知隔幾重山。
【注】:①錢塘:與詩中的“江關”都指錢塘江邊的杭州城。康元龍:作者同鄉詩友,“嘗游歷邊塞,無所遇”而歸故鄉。
① 請分析此詩起句中的“暗”字對全詩有什么藝術效果。
② 請結合全詩,具體評析“馬上相逢須盡醉”所表現出來的詩人復雜而豐富的情感。
【參考答案】1答案示例:⑴作者先邊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著寫夜晚微風中傳來梅花幽香,最后寫早晨梅花開滿枝頭。由“梅破”到“梅香”再到“開遍”,作者很有層次地描寫了梅花。(2) 沒有,從三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上闋傳達了邊地見到梅花的喜悅之情,二是下闋化用典故表現自己的浪漫情懷(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三是末兩句主要抒發了詩人失意后的豁達之情。
2答案示例:(1)將未展芭蕉比作蠟燭。比喻非常新穎,蠟燭通常給人的感覺是紅亮、溫暖,這里卻說“綠”、“冷”,“綠”給人以翠脂凝綠的美麗聯想;“冷”則使人感到那緊緊卷縮的蕉燭上面似乎籠罩著一層早春的寒意。
或: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在料峭春寒中卷縮著“芳心”的芭蕉,仿佛是一位含情脈脈的少女,由于寒意襲人的環境的束縛,只能暫時把自己的情懷隱藏在心底。
或:將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書札。像是深藏著美好情愫的密封的少女書札,嚴守著內心的秘密。“會被東風暗拆看”,既準確地傳達出大自然的微妙變化和不易察覺,又維妙維肖地寫出了少女嬌羞的情態,形神兼備,意味無窮。(2)詩人巧妙地把一個情竇初開而又嬌怯含羞的少女比作未展芭蕉,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在愛情的追求上要勇敢大膽,不要半藏半掩。
3答案示例:(1)七言絕句 (2)“滿”字描繪了江南二月繁花競麗的美好景象,反襯下面詩人所要表達的“堪悲”之情,詩歌以樂景襯哀情。(3)同:兩首詩都是詩人在寒食節,面對禁火空齋的景象而抒發了一種感傷情懷,都有對故鄉、親人的思念。異:孟詩抒發的是自己貧居他鄉的凄楚之感,側重于悲身世;韋詩抒發的是離家在外的孤獨以及對故鄉親人的一往深情,側重于思親人。 4答案示例:(1) “我死諸君思此生”與“我死諸君思此狂”相比,后一句讀起來押韻;更加鏗鏘有力,自信心、自負感更強。(2)《示兒》《書憤》中的詩人陸游是一種報國無門的莊嚴、凝重的愛國者形象,《看梅絕句》中的詩人陸游則是一個打破規則,放浪形骸(或具有從庸常生活狀態中解脫出來的輕松感)的狂者(或老頑童)形象。這兩種形象看似矛盾,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陸游報國無門的愛國情感的不同表達。 5答案示例:(1)春花凋謝,春風和煦,樹木茂盛,空山鳥鳴,環境靜謐。 (2)①以動襯靜(或:以有聲寫無聲)。詩歌頭兩聯突出了環境的安靜,第三聯截取兩個生活片斷寫出了詩人安靜悠閑的生活,在此寧謐的氛圍里,突然傳來清脆悅耳之聲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從“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詩人對半山生活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