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浙江卷語文復習系列教案
1.品味詞語(1)精煉傳神的詞抓煉字。所謂煉字,就是錘煉詩歌的詞語,使之生動、形象、精練、傳神。古人寫詩,十分講究煉字,因為經過作者錘煉過的關鍵字詞,常常是最能表露詩歌情感和體現詩歌語言藝術的地方。這些詞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數詞和副詞。①傳神顯旨的詞。用凝煉的文字表達豐富的內涵。如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詩句中的“盡”是“都”的意思,著一“盡”字,寫出了征人無一例外的不盡的鄉愁。如林升《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首詩的后兩句表面上是說那些宴樂西湖流連光景的游人,陶醉于香風而逍遙自得。實際上這一“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懷故國的可恥嘴臉,他們不但志氣喪失,甚至連骨氣也沒有了。這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憤。 要特別注意五言詩的第三字和七言詩的第五字。并根據詩意體會詩人的“煉字”藝術。②以動襯靜的詞。如王維《山居秋暝》: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詩句中的“喧”和“動”二字,以動景襯靜景,使境界更為幽深,以便更好地表現詩人恬靜的內心世界。③化靜為動的詞。如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曲中,“聚”“怒”二詞化靜為動。山本來是靜止的,著一“聚”字,很好地表現了峰巒眾多,聚集到一起的動態。“怒”賦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寫出了波濤洶涌澎湃的氣勢。④以動寫靜的詞。如張先《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月本是相對靜止的,但因為有了云的飄動,將“月”也寫得動起來了。著一“破”字,寫出明月沖破云層的動感。“花”本也是相對靜止的,但著一“弄”字,便將它寫得搖曳多姿起來。“弄”字意在點明:從云縫中探出頭來的月亮,把月光灑在嬌花上,像給嬌花蒙上了一層輕柔的白紗,晚風輕輕地撩撥著含羞帶嬌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擺弄著嬌羞柔美的倩影。“破”、“弄”兩詞,將云、月、花三種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⑤以實顯虛的詞。如宋祁《玉樓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春意”是只可感知,不可聽聞的。春天來了,紅色的杏花擠滿枝頭,詩人就在這幅春景圖上著一“鬧”字,用擬人手法,把它寫活了。這一“鬧”字既是繪景,又是寫情,它不僅描繪了杏花盛開的艷麗景色,還寫出了在春風吹拂下,杏枝搖曳,花兒微動的活潑神情。 ⑥以樂襯哀的詞。如杜甫《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鳥語花香,本是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色,花鳥本是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淚落心驚。句中的“濺”、“驚”二字不僅用字新奇、形象,而且增添了詩人的離愁別恨。這樣以樂景襯哀情,就使哀情更哀了。
(2)疊音妙用的詞疊音詞用于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起突出強調。如《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