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浙江卷語文復(fù)習系列教案
“江南秋雨” 。
理由: 。8(湛江市XX年測試題)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虞美人·寄公度舒宣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云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1)這首詞上下闕寫景的角度或手法有何不同?詞的上闕寫出了景物什么特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境? (2)這首詞中“涵”、“貼”、“寒”、“滿”等字用得很好,請選擇其中兩個聯(lián)系全詩分析其運用特點或表達效果。9 (肇慶市XX年第二次統(tǒng)一檢測)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長相思(其一) 李 白長相思,在長安。絡(luò)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綠水之波瀾。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長相思,摧心肝!(1)“絡(luò)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蕈色寒。”從哪幾個角度寫出時令已是深秋?詩人描繪深秋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2)用簡明的語言,評點“孤燈不明思欲絕”一句“孤”字的藝術(shù)效果。10 (珠海市XX年高三第一次統(tǒng)一考試 )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問題。菩薩蠻 塞上秋望 清 馮云驤龍沙落日山銜水,登臺悵望寒云里。獵騎返城西,秋風大將旗。 飛蓬迷鳥路,白雁哀鳴去。絕塞易黃昏,孤城早閉門。1. 詞的上闋通過哪些意象呼應(yīng)了詞題?這些意象的描寫有何作用?2. 一般說來,詞的下闋應(yīng)抒發(fā)情感,可文中卻看不到抒情的句子。請通讀全詞,說說詞中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1答案示例: ①“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引”有“帶走”的意思,說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情趣盎然。“雁別秋江去”只是寫雁兒冷漠地離別秋江飛去,缺乏感情色彩,形象也不夠生動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