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全冊教案
住:住火炕;城市有暖氣。
行:除了乘車,還有狗(馬)拉雪橇。
玩:冰雕、雪雕、滑雪、滑冰、打冰猴、堆雪人等游戲。
3、如果你不是東北人,冬季要去東北,應該做哪些準備?(多穿衣,注意保暖。)
4、如果你是東北人,你有朋友要在冬季來你家做客,向他介紹一下你的家鄉吧!
第十課、享受熱帶風光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熱帶地區的范圍、自然環境、氣候特點及其資源狀況。
2、了解熱帶地區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及其環境的關系,理解和尊重人們的生活方式。
3、初步建立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難點:
了解我國熱帶地區的范圍、自然環境、氣候特點及其資源狀況,熱帶地區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及其環境的關系,理解和尊重人們的生活方式。
教學準備:
1、海南或西雙版納地區自然環境和人們生活的短片或幻燈。
2、《中國地區圖》。
教學過程:
一、享受熱帶風光
1、閱讀教材第53頁至第54頁圖文。
2、播放:反映海南或西雙版納地區自然環境和人們生活的短片。
3、聯系實際:有同學去過海南或西雙版納嗎?談談自己的感受。
交流內容
海南之旅:去過的季節;對氣溫的感受;對陽光的感受;對四季常青的椰林的感受;有哪些熱帶水果?口感和家鄉的水果有什么不同?
西雙版納之旅:
描述熱帶雨林景觀特點;熱帶動植物與東北(或自己家鄉)的區別。
二、識圖
1、出示:《中國政區圖》。
找一找海南和云南西雙版納的地理位置。
找到北回歸線,看看北回歸線以南還有哪些地區?
2、講解:熱帶的范圍及形成原因。
三、探究環境與人生活的關系
提出問題:你在熱帶地區發現當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什么特別之處?為什么會是這樣?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與什么有關系?
交流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聞,并分析上述問題。(如,一年種植三季水稻;人們戴斗笠勞動等。)
四、小組學習探究祖國不同環境下的人們的生活
引言:我國領土遼闊,地區差異很大,除了我們已經了解過的四個地區外。你還想知道我國其他哪些地方的自然環境以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呢?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地區,用你們喜歡的方式進一步學習和探究吧!
1、交流討論。
2、分學習小組,選出要研究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渠道。
3、分配任務,落實責任。
4、小組成員分頭搜集信息。
5、小組內交流分享,加工整理信息、整理學習匯報材料。
7、交流發表會。
8、小組活動評價(自評、組員互評和其他小組評價結合)。
第十一課、大家庭里的成員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各民族的分布情況。
2、根據服飾初步認知部分民族特征。
3、了解自己家鄉居住的少數民族基本情況。
4、滲透各族人民應該互相尊重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了解我國各民族的分布情況,了解自己家鄉居住的少數民族基本情況。
教學過程:
一、找一找、查一查
1、在學習本課之前,準備《中國民族分布圖》。
2、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組,通過讀圖,分別了解和學習我國民族分布情況。
二、比一比
1、根據活動一的積累,師生通過比一比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我國民族分布情況的認識和了解。
2、師生互動:教師說出民族,看哪個小組能夠又快又準地找到其在地圖上的主要分布區,并試著說出這個地區的名稱、主要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