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全冊教案
三、擴展學習
1、依據教材第59頁的我國部分少數民族人口及分布表格,結合教材第58頁的學習,學生通過自行查資料等方式進行補充。
2、將全班學生的補充材料匯集在一起,了解56個民族的情況。
3、重新列一個表格,根據人口多少,給收集到的各民族情況做個匯總。
四、少數民族知多少
1、讓學生展示在課前搜集的有關民族服飾的圖片。
2、結合教材第60頁的幾個范例,辨析所屬民族及主要聚居地。
3、將課前搜集到的民族資料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并將交流情況匯總,再向全班同學匯報交流。
五、認一認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
1、學生將收集到的56個民族服飾的圖片在小組內進行展示。
2、進行辨認服飾卡片的游戲:學生分成小組,每人手中有若干張服飾卡片。
游戲時,按順時針方向順序出示卡片。先由第一人出示一張卡片,由第二人說出這張卡片上所出示服飾為哪個民族的服飾。如果說對了,則贏得該卡片。
六、我是家鄉小導游
1、在小組內將自己了解到的家鄉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的情況介紹給組員。
2、小組派代表把本組介紹詳細的民族再介紹給全班同學。
七、調查、訪問
組織學生調查身邊的少數民族,看他們都是哪個民族,再請他們講一講自己民族的有趣的事情。
第十二課、多彩的民族風情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特點及豐富多彩節日的學習,初步了解其多彩的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
2、了解各民族習俗、禁忌,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3、知道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增進民族團結。
教學重難點:
了解我國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特點,初步了解其多彩的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教學準備:
1、搜集關于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相關資料,包括:形成原因、主要特點、實物圖片。
2、搜集感興趣的食物、食品。
3、搜集有關民族節日的傳說和小故事。(關于民族圖騰的來歷、民族英雄的傳說和歷史故事、民族聚居地的美麗傳說、民族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的故事、民族節日的來歷和美麗傳說等。)
教學過程:
一、關于衣食住行的探究性學習
1、展示學生搜集的不同民族衣食住行的資料。
2、小組交流搜集道德資料。
3、小組派代表向全班介紹搜集到的民族資料。
探究內容:
衣:1、各民族服飾中與生活習慣關聯大的有哪些?
2、各民族服飾中與圖騰文化關聯大的有哪些?
3、各民族服飾中與傳統習俗關聯大的有哪些?
食:1、各民族飲食口味的探究:他們喜歡吃甜的、辣的、酸的還是咸的?
2、各民族的飲食口味和什么有關?
住:1、各民族習慣住在什么環境中?山區、水邊、森林、平原、草原還是戈壁?
2、他們的居住和什么有關?
行:1、調查哪些民族喜歡騎馬?哪些民族善于弄舟?哪些民族的交通工具最有特色?
2、這些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和什么有關?
二、故事會
1、把搜集到的關于民族節日的傳說、故事向同學們講一講。
2、根據故事內容和演講表現,評選出本班級的“故事大王”。
三、圖片展
1、根據學生的興趣及關注內容,將班級同學分成若干組。
2、每個小組將學習的成果、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
3、將全班搜集到的資料整理到一起,根據不同的版塊設計一期“民族風情”圖片展。
4、每個小組派小導游對圖片展的有關內容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