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山東版)3
第二部分“趨利避害”是“鋒利的雙刃劍”的第二個主題活動,它的目的在于通過明辨事物的利弊,讓科學技術趨利避害,為民造福。
本部分的教學實施,可以采用科技辯論會的形式,讓學生自主確定感興趣的辯題進行辯論。如:汽車的利與弊、網絡的利與弊、器官移植:求生與倫理、化肥和農藥的利與弊等,可將學生分成兩組,抽簽決定正反兩方,并民主選出各自的主辯,展開辯論。
最后,師生歸納達成共識:科學技術有利有弊,關鍵在于如何正確利用科技成果,趨利避害,讓科學技術更好地造福人類。
【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
1.圍繞科技發展給人類帶來的正負面影響設置主題,召開辯論會。讓學生從生活中搜集資料,通過自己的觀察、訪問、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形成自己對科學技術的認識。
2.重現代化教學設施的應用,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補充相關的資料,擴展學生的認識。科技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創造了美好的生活。教師可以適當補充當前高科技發展的資料,讓學生產生向往科學、熱愛科學的情感。雖然科技的發展也給人類帶來了很多問題,但是,只有學好科學知識,運用科學知識,才能解決這些問題。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x|k |b| 1 . c|o |m
3.組織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發揮主導作用,使探究活動既有寬度,又有深度,從而很好的落實活動目標。
【活動案例】
第一課時 科技的雙刃
活動目標
1.幫助學生懂得科學技術是“雙刃劍”的含義,初步了解科學技術發展給人類帶來的正負面影響;
2.初步了解什么是科學的道德觀,懂得科學技術必須為人類造福的道理;幫助學生樹立崇尚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3.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和分析客觀事物,辯證的看待事物。
4.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活動重點
1.讓學生明白人類在為科學技術的進步歡欣鼓舞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2.明白現實生活中如何趨利避害,使高科技最大限度的為人類服務。
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克隆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實際利益。
2.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搜集科技雙刃的事例。
活動過程
活動一:激情導入。
1.看一看:請大家看一段新聞。(克隆的產生及對人類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的視頻資料)
2.說一說:你們還知道哪些最新的科技發明?(小組內交流所搜集的其他科學技術為人類造福的事例。)
活動二:交流資料,初步感知。
1.學生講述克隆羊多利的故事。
2.分小組交流搜集的其他一些有關克隆技術的資料。
3.播放光盤《什么是克隆》。
活動三:感受科技給人類帶來的好處。
1.談一談克隆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2.說說自己的見解。
3.教師啟發:同學們,你希望克隆什么東西?為什么?
4.播放光盤《人體器官是怎樣克隆出來的》、資料《克隆的益處》等,讓學生感受科技給人們所帶來的益處。
活動四:了解科技給人類帶來的壞處。
師:科技進步不停的推動我們的生活質量向高層次邁進,但隨著高科技的發展,科學技術在推動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在扮演著另一個角色。大家說說看,它還在扮演什么角色?
1.小組內交流科技給人類帶來的害處。
2.播放關于美國一名醫生決定開始克隆人試驗的新聞。
3.學生談自己的見解——應該如何看待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