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山東版)3
“身邊的科技”由“我家買了洗衣機”和“尋找身邊的科技”兩部分內容組成。
“我家買了洗衣機”是按照“洗衣機的使用帶來了家庭生活的變化,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隨機展開對洗衣機的研究”的思路編寫的。選擇洗衣機作為研究對象,是為師生提供一個范例,教學時可根據實際選取其他的科技產品。只要能引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明白科學道理,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意識,任何物品均可替代。
活動一:洗衣機給我家帶來的變化
1.觀看父母用洗衣機的過程,向父母咨詢洗衣的方法。
2.統計父母洗衣的數量與所用的時間。
3.尋找傳統的洗衣工具,通過使用體會洗衣的感受。
4.整理自己的感受。
活動二:“尋找身邊的科技”
“尋找身邊的科學”是上一主題的拓展延伸,由對一種科技產品的研究,拓展為對科技的全方位關注;領域涉及家庭、學校、工廠、農田;生活涉及衣食住行。通過調查研究整理信息,交流共享,使學生親身感受科技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科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可喜變化,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安排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是為了啟迪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明白科技發明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我們善于發現,大膽改進,就是創新,就是發明。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激發學生創新欲望,讓學生掌握創新的方法。
活動三:科技故事會
1.搜集關于小發明的故事。
2.舉行交流會。
活動四:我的發明
設計“我的發明”給學生留有創造的空間,目的是讓學生關注生活,改善生活,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培養創新思維,鍛煉學生積極動手的能力。
1.課前可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一種物品,尋找其不足,提出改進良策。
2.討論升華:課上可通過交流,比一比,看哪位同學的發明最好,評選出班里的發明之星。
3.總結活動的收獲,使學生體驗發明的樂趣
【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
1.教學時要多采取調查訪問、搜集資料、辯論交流、探究體驗等多種活動形式,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從生活中感受科學,感受科技進步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2.師生共同做好活動準備。對于本課來說,課前搜集資料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觀看、咨詢等形式了解新的科技產品,并對它們所起的作用進行探究,分類整理好收集的科技產品,將收集的科技產品按衣、食、住、行進行整理,然后填好老師提供的表格。
3.注重活動的實效。小學生的思維非常的活躍,如果我們引導他們真正去研究生活中的一件物品,他們會發現很多不足,提出很多問題。怎么解決這些問題是關鍵,只有在不斷的思考、探索、嘗試中才會有所收獲。我們要將“科學精神的培養”作為教學的重點,通過分析科學家的故事,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實踐等多種方式在教學中落實。
【活動案例】
第一課時 我家買了洗衣機
活動目標
1.使學生認識到現代生活離不開科技,科技就在身邊,科技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2.知道一些常用物品所包含的科學道理。
課前準備
1.觀察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哪些科技產品。
2.課前做好采訪。
活動過程
活動一:談話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過去的休息日,簡直就是媽媽的勞動日,她從早到晚忙個不停。自從買了洗衣機,媽媽可省心多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產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我們身邊的科技。(揭示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