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化學科學
含氯化合物的漂白與消毒作用
次氯酸不僅能是有機色質退色,還能消滅細菌等。將氫氣通入堿液(如naoh溶液)可制得次氯酸鹽(如次氯酸鈉,naclo)。次氯酸鹽是一些漂白劑和消毒劑的有效成分,它與稀酸或空氣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次氯酸,起到漂白和消毒作用。
以次氯酸鹽為有效成分的漂白劑和消毒劑的有效期較短,放久了,會因分解而失去漂白與消毒功能。
二氧化氯也可用于漂白和消毒。實驗證明,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是等質量氫氣的2.65倍。不過,由于二氧化氯價格高,目前還不能完全取代氫氣用于漂白和消毒。
〖過渡〗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了物質的性質后,人們往往要探究產生相關性質的原因,這就是要涉及物質結構方面的問題,如:金屬鈉和氫氣各是由什么微粒構成的?這些微粒各有什么特點?它們與金屬鈉或氯氣的性質有什么關系?這些問題僅通過一般實驗是無法解決的,還需要利用模型、假說等方法進行有關研究。
〖板書〗3。化學探究過程中的模型與假說(引述)
(1)關于模型:
模型(model)是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建立起來的,是對事物及其變化的簡化模擬。模型一般可分為物體模型和思維模型兩大類。例如,在研究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時經常用到的球棍模型就是一種物體模型,而在研究原子結構的過程中所建立起的各種模型則屬于思維模型。
(2)關于假說:
假說(hypothesis)是以已有事實材料和科學理論為依據,面對未知事實或規律所提出的一種推測性說明。假說提出后需得到實踐的證實,才能成為科學理論。道爾頓提出的原子學說起初就是一種假說,后來經過反復驗證和修正,才發展成科學理論。
關于物質性質的研究知識化學研究的任務之一,除此之外,還需要通過化學研究為物質發生的各種變化尋求合理的理論解釋,測定物質組成中各部分的含量,探究物質的內部結構,以及設計物質的合成方法,等等。現在,化學工作者不僅使用試管、燒杯等一般的化學儀器,而且使用許多先進的儀器來進行化學研究,使化學研究水平大為提高。
【知識拓展】
化學前沿
現代化學實驗室
并非所有的化學實驗都是在試管、燒杯等簡單的化學儀器中完成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化學研究室中出現了各種先進的儀器,幫助人們完成研究任務。例如,利用色譜儀可以把某種物質從混合物中分離出來,而x射線儀、質譜儀、核磁共振儀等則可以幫助人們測定化學物質的結構。
計算機技術的起興是為化學研究實驗研究開辟了一個新領域——計算機化學。在這個領域里進行化學研究的人們用計算機做實驗。利用速度快、儲存兩大的計算機和計算化學家們編制的新程序,可以計算出化學物質的結構,還可以預測未知化合物的性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計算機有著更高的期望:教會計算機按照優秀的化學家的思考方式去思考;讓計算機去評估浩如煙海的反應,確定哪一個反應最適合得到某種預期的目標化合物;開發一種計算機——受控機器人系統,讓它們在實驗室里事實合成反應,等等。
【概括•整合】(略)
〖小結〗 略
〖作業〗 1. 學完這一節內容,請你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兩個維度談談你的收獲。
2.傳統的練習(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