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化學科學
解決問題4:含有不同價態硫元素的物質間的轉化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只要選擇合適的
氧化劑和還原劑就可以實現。
解決問題5:先對學生提出的方案進行評價,然后指導閱讀p87-硫酸的工業生產,簡單介紹接觸法制硫酸的流程:
s(或fes2) so2 so3 h2so4
【講述】由于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空氣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現在不少地區雨水的ph小于5.6,當雨水的ph小于5.6時,我們就稱它為酸雨。我國是世界上三大酸雨區之一,且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硫酸型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們如何防止或減少酸雨的形成呢?
【指導閱讀】閱讀:三、酸雨及其防治
【歸納小結】 酸雨的形成
2so2+o2 2so3
so3+h2o==h2so4
煤、石油等含硫元素 so2
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酸雨的防治:1、控制酸性物質的排放;
2、改變能源結構,開發利用清潔能源。
【指導閱讀】 閱讀p88頁-身邊的化學。
【講述】簡單介紹石膏,硫酸鋇兩種主要的硫酸鹽。
【概括整合】 學生整理本節所學知識。
【作業】 p90-91頁1、2、3、4、5。
【布置研究性學習任務】
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分別完成其中的一個課題,在下次課上進行交流。
1、請查找資料,了解生產和生活中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的具體措施,并結合二氧化硫的性質進行分析。
2、根據所學知識,你知道采取什么辦法能解決下列問題嗎?
(1)治理已酸化的湖泊和土壤。
(2)保護暴露在大氣中的建筑。
(深圳市深圳中學 羅吉祥 編寫)
第四節 海水中的化學元素
一、教材分析
(一)知識脈絡
本節教材內容以海水中化學資源的開發利用為線索展開,簡單介紹了海水中化學元素的種類和存在形式,重點介紹了金屬鎂的提取原理、重要的化學性質和主要用途;然后通過實驗探究,得出溴和氯、碘的氧化性強弱關系,以此為啟示,介紹溴單質的提取原理和主要用途。
(二)知識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點:
本節內容既承載了元素化合物知識,又使學生認識到開發利用海洋的重要性和艱巨性。既關注了知識的獲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又關注了海水化學資源綜合利用的方向。體現了新課程的基礎性和時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