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化學科學
五.教學方法:實驗探索法。
六.課時安排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1課時
【導入新課】
元素周期表中110多種元素,約有80%是金屬元素,其中常見的金屬有哪些呢?(鎂、鋁、鐵、銅、銀、金)
金屬材料的廣泛用途。
【板書】 第2節 鋁 金屬材料
【板書】一.鋁和鋁合金
【板書】1.認識鋁及其化合物
【板書】(1)鋁的物理性質
【實物展示】展示金屬鋁條、鋁粉樣品,讓學生觀察其顏色、狀態,并閱讀教材,了解鋁的物理性質(熔點:660.4℃;沸點2467℃、密度2.7g•cm—3,導電性、傳熱性和延展性)
【板書】(2)鋁的化學性質
●做出假設(學生回顧鐵單質的性質,然后進行類推和假設):從鋁屬于金屬(類)的角度預測鋁可能的化學性質。
【媒體顯示】
●實驗探究:①鋁箔的燃燒。
②鋁熱反應。
③鋁和鹽酸的反應。
④鋁和硝酸汞溶液的反應(實驗前要用砂紙擦去鋁條表面的氧化膜;注意不要將硝酸汞溶液隨意灑落,產生的汞要用硫磺覆蓋。產生“毛刷”狀物質為al2o3)。
鋁和氫氧化鈉溶液(30%)的反應(實驗前要用砂紙擦去鋁條表面的氧化膜)。
●得出結論:
①與非金屬反應:4al +3o2 2al2o3
(遷移到s、cl2等)
②與某些化合物反應:2al +fe2o3 al2o3 +2fe
(遷移到fe3o4等)
③與酸反應:2al +6hcl === 2alcl3 +3h2↑
(遷移到稀h2so4等)
④與某些鹽溶液反應:2al +3hg(no3)2 ===2al(no3)3 +3hg
(遷移到cuso4等)
⑤與強堿溶液反應:2al +2naoh +6h2o === 2na[al(oh)4] + 3h2↑
(遷移到koh等) 四羥基合鋁酸鈉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以上五個反應中的化合價變化,得出鋁具有強還原性的結論。
【點評】遷移理論是學生進行類推學習的思想基礎。由單個的物質過渡到推測一類物質的性質及化學反應,是學生思維品質的一大飛躍。因此可以通過實例引導學生學會遷移,掌握遷移的方法。此外,化學實驗既是一種學習方法,又是一個學習內容,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使用實驗這一手段,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訓練學生習得終身受用的科學方法,進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板書】(3)鋁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兩性
【提出問題】為什么在進行鋁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過程中,要事先用砂紙擦去其表面的物質?這種物質是什么?
①al2o3:既能溶于強酸又能溶于強堿溶液。
al2o3+6h+ ===2al3+ +3h2o
(遷移到相關的化學方程式1~2例)
al2o3+2oh— +3h2o ===2[al(oh)4]—
(遷移到相關的化學方程式1~2例)
【提出問題】為什么不用鋁制品盛放酸梅湯和堿水等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