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化學科學
【點評】在網絡時代的今天,不僅學習方式體現多樣性,而且作業的形式和要求也應該有多樣性和層次性。
第2課時
【引入】上節課,我們通過酸、堿、鹽溶液或熔融物的導電性實驗分析,對電解質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①電解質是具有特定性質的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②酸、堿、鹽是電解質(其水溶液或熔融物能導電)③酸、堿、鹽能發生電離(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④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與自由離子濃度大小成正比。即電解質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都與離子這種微粒密不可分。(展示試管中的naoh和cuso4溶液并混合)那么,像naoh和cuso4這些電解質溶液間的反應與離子有何關系?其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反應的本質是什么?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將做出正確回答。
【板書】二、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反應
1、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反應的實質
【演示實驗】先向稀硫酸中加入石蕊溶液,接著按p41圖2-2-8所示裝置連接,然后向稀硫酸中滴加ba(oh)2溶液(指導學生邊觀察實驗邊做好下表實驗記錄)。
將ba(oh)2溶液滴入含有石蕊的稀硫酸中 現象1 現象2 現象3
電流計指針讀數由__到__ 溶液顏色由__變__ 有__________
【點評】做好實驗記錄,有助于學生全面而準確地觀察實驗,為問題探究做好前提準備。
【問題探究】1.電流計指針讀數由大到小說明了什么?2.溶液顏色為什么會由紅變紫?3.猜測白色沉淀的成分及形成的由來。4. 稀硫酸與ba(oh)2溶液反應的實質
(教師提供探究所必需的有關信息檢索:硫酸與ba(oh)2所屬類別;從酸、堿、鹽電離的角度分析,稀硫酸和ba(oh)2的水溶液中的微粒種類;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與自由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石蕊在酸性、中性、堿性溶液中的一般顏色)
【點評】學生是問題探究的主體,教師作為立足于為學生服務的角色,為學生提供探究活動所必需的信息檢索尤為必要。
【學生討論并歸納】(教師引導學生沿著如下路徑分析歸納)硫酸與ba(oh)2分別屬于酸、堿類電解質→從電離的角度分析,硫酸與ba(oh)2溶液中的所含微粒分別是h+、so42- 、ba2+、oh-→電流計指針讀數變小,溶液導電能力減弱,自由離子濃度減小,離子有消耗,參加了化學反應→溶液由紅變紫,即溶液酸性減弱,證明h+和oh-結合生成了水→不難推斷,白色難溶物是ba2+與so42-結合生成的baso4沉淀→稀硫酸與ba(oh)2溶液反應的實質是溶液中的h+、so42- 、ba2+、oh-相互結合生成了水(難電離物)和baso4沉淀(難溶物)→電解質溶液間的反應實質是離子間的反應。
【點評】其歸納過程本身就蘊涵了內在的邏輯演變關系,體現了一種邏輯美。
【問題遷移1】請說明下列反應的實質:naoh溶液與cuso4溶液的反應(教師演示實驗)
【學生分析歸納】naoh溶液與cuso4溶液的反應實質是oh-與cu2+結合生成cu(oh)2沉淀;本質特點是溶液中離子間結合生成了難溶物。
【問題遷移2】請說明下列反應實質:naoh溶液與鹽酸的反應(教師演示實驗:在滴有酚酞的堿溶液中加鹽酸)
【學生分析歸納】naoh溶液與鹽酸的反應實質是h+與oh-結合生成難電離的水。
【問題遷移3】說明na2co3和鹽酸溶液反應的實質(教師演示實驗。)
【學生分析歸納】na2co3和鹽酸溶液反應的實質是co32-與 h+結合生成碳酸,碳酸分解為h2o和co2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