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化學科學
【點評】開門見山,直接點明了本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
【問題1】酸、堿、鹽在離子方程式中哪些該拆、哪些不該拆?(教師提供探究所用信息檢索方法及必要知識:①化學物質能否拆開寫成離子符號,由其在水溶液中主要存在形態所決定,即是以離子為主還是以分子或沉淀為主;②酸、堿、鹽溶解性表中的常見酸、堿、鹽分子式書寫及分類知識;③表中四種常見酸的強弱分類及“強”、“弱”二字基本含義解釋;④表中堿的強、弱及溶解性規律;⑤表中三種含氧酸鹽及氯化物的溶解性規律及鈉鹽、鉀鹽、銨鹽的溶解性規律。限于學生知識程度,單質及氧化物在離子方程式中的書寫規定暫不涉及)
【學生歸納總結】(教師引導學生沿著以下路徑分析歸納)按照水→鹽酸、硫酸、硝酸、碳酸四種酸(暫不拓寬)→四種強堿:koh、naoh、ba(oh)2、ca(oh)2 (只分析石灰水,不拓寬)及其他堿→硝酸鹽→氯化物→硫酸鹽(caso4、ag2so4暫不涉及)→碳酸鹽(不拓展)→銨鹽→鈉鹽→鉀鹽的順序進行歸納。
【點評】充分理解教材內容編排意圖,不隨意拔高或提前講授教學內容,同時讓學生學會有敘儲存知識,這是實實在在地給學生“減負”。
【形成性練習】試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①.naoh溶液與h2so4溶液的反應②.koh溶液與鹽酸的反應③bacl2溶液與na2so4溶液的反應④ba(no3)2溶液與na2so4溶液的反應(說明:在運用已學過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法的同時,還可以嘗試寫、拆、刪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法)
【問題2】離子方程式到底有何含義?(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學生結合bacl2溶液、ba(no3)2溶液分別與na2so4溶液反應事實,從表觀到本質層層遞進,以澄清學生對方程式“ba2++so42-=baso4↓”含義的理解)
【學生討論歸納】(教師引導學生沿著以下路徑分析歸納)媒體演示:“bacl2+na2so4=baso4↓+2nacl 、ba(no3)2+na2so4=baso4↓+2nano3”→學生說方程式的含義(略)→媒體演示“ba2++so42-=baso4↓”→讓學生嘗試著說出該離子方程式的含義(學生可能說出的是最直接的含義:ba2+和so42-能結合成baso4沉淀或者類似于此類意思的各種說法)→誘導學生對離子符號ba2+、so42-的深層含義理解(“可溶性硫酸鹽”或“可溶性鋇鹽”),修正該離子方程式含義的說法(“ba2++so42-=baso4↓”即為可溶性硫酸鹽與可溶性鋇鹽反應只生成硫酸鋇沉淀的反應)→再比較化學方程式含義與離子方程式含義的差別,歸納出離子方程式的含義:離子方程式所表示的不僅僅是一個化學反應,而是一類化學反應,其含義更廣泛,更能說明反應的實質。
【點評】巧借離子符號含義的分析,以說明離子方程式本質含義,這是一個巧妙的構思。
【順向遷移】說出下列離子方程式的含義:
“ag++cl-=agcl↓”、“h++oh-=h2o”、“cu2++2oh- =cu(oh)2↓”、“co32-+2h+=co2↑+h2o”
【過渡】既然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類反應,那么我們可以將同一“類”反應轉化成不同的多“個”化學反應,即可將離子方程式改為符合反應事實的化學方程式。
【逆向思維】請將下列離子方程式“ag++cl-=agcl↓”、“h++oh-=h2o”分別改寫成不同的兩個化學方程式。
【過渡】對于離子反應“ag++cl-=agcl↓”而言,我們除了知道它表示的是一類反應以外,那么它在化學上還有沒有其他的用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