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化學科學
【實驗驗證】 驗證kmno4和ki的性質
【點評】通過kmno4和ki的性質實驗探究,理解元素的化合價與氧化劑、還原劑的一般規律,進一步鞏固氧化劑、還原劑的判斷方法。學會預測物質的性質,用實驗進行驗證的科學方法。
【遷移•應用】在一般情況下,下列物質反應中是氧化劑,還是還原劑?
o2、cl2、h2、na、cu、so2、s2-、hno3、濃h2so4、fe3+、hcl
【點評】通過練習,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遷移能力。
【板書】4、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指導閱讀】51頁第一自然段
【小結】
綜合得出如下的氧化還原反應對立統一關系的兩根推斷線:
實質 元素(判斷依據) 反應過程 反應物 反應物性質
失e- → 化合價升高 → 氧化反應 → 還原劑 → 還原性
得e- → 化合價降低 → 還原反應 → 氧化劑 → 氧化性
【作業】p54~55頁1、2、3、4
第3課時 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引入】展示冶煉鋼鐵、鐵的腐蝕、鐵礦石、金屬鐵、氧化鐵等圖片,指出這些過程中鐵元素發生了什么變化?
【提問】寫出常見鐵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標出鐵的化合價。從元素化合價預測哪些物質具有氧化性?哪些物質具有還原性?
【新課】以金屬鐵、氯化亞鐵、氯化鐵為例進行探究。
【板書】三、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點評】利用課本“氧化還原反應的廣泛存在”中的圖片,加深對氧化還原反應原理的理解,同時引出本節課的探究主題。
【實驗前準備】
1、金屬鐵、氯化亞鐵、氯化鐵三種樣品的顏色特征是什么?
2、fecl3如何檢驗?fecl2能否與kscn溶液反應,有何現象?
3、如何證明物質具有氧化性或還原性?
【點評】教師可先展示fecl3、fecl2、kscn溶液的顏色特征,然后做fecl3、fecl2與kscn溶液反應實驗;時間允許可讓學生自己做。
【活動•探究】
1、提出預測與假設(金屬鐵—還原性、氯化亞鐵—氧化性和還原性、氯化鐵—氧化性)
2、設計實驗方案:可能的方案有
物質 金屬鐵 氯化亞鐵 氯化鐵
預測的性質 還原性 氧化性、還原性 氧化性
實驗驗證 鐵+硫酸、鐵+硝酸、鐵+氯水 氯化亞鐵+zn、氯化亞鐵+硝酸、氯化亞鐵+氯水 氯化鐵+cu、氯化鐵+fe、氯化鐵+ki
再加入kscn溶液 再加入kscn溶液
師生討論實驗方案,對不同的實驗方案給予指導和評價
3、實驗過程(要求仔細觀察、認真記錄實驗現象)
4、實驗結論(交流、討論)
5、歸納整理(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用圖示的方法,總結金屬鐵、氯化亞鐵、氯化鐵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
【點評】此實驗探究活動是以鐵及其化合物為例,應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研究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探究能力,歸納總結能力。
【質疑】
1、鐵有還原性,與硫酸、硝酸反應生成是fe2+還是fe3+?
2、fe3+有氧化性,與cu、zn反應生成是fe2+還是fe?
【點評】通過上述問題的討論,使學生理解反應物的用量不同、強弱不同,產物可能不同。
【拓展實驗】 氫氧化亞鐵的形成與氧化:取3mlfecl2溶液于試管中,用長滴管吸取3mlnaoh溶液,將滴管尖嘴部分插入fecl2溶液的底部后,快速擠出naoh溶液,觀察試管里的變化。然后將上述溶液倒入表面皿,與空氣充分接觸,觀察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