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化學科學
2、化學性質:
(1)不穩定性:4hno3 2h2o+4no2↑+o2↑
(2)強氧化性:(規律:濃硝酸一般被還原為no2,稀硝酸一般被還原為no,產物與硝酸的濃度有關。)
①與金屬反應——除金、鉑、鈦外(常溫下,濃硝酸可使鐵、鋁鈍化)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②與某些非金屬單質(如碳)反應
c+4hno3(濃) co2↑+4no2↑+2h2o
<討論>①通常情況下,濃、稀硝酸作氧化劑時,還原產物有何規律?
②濃硝酸通常被還原為no2、稀硝酸通常被還原為no,故相同條件下,稀硝酸的氧化性強于濃硝酸的氧化性,你認為這種觀點對嗎?請闡述你的理由。
【講述】 掌握物質性質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利用物質,二戰期間,由于德軍即將占領丹麥,丹麥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玻爾被迫要離開自己的祖國。他堅信以后一定能返回祖國,決心把心愛的諾貝爾獎章留下。為了不使獎章落入德軍之手,他把獎章溶解在一種溶液中,并存放在瓶子里。丹麥被德軍占領后,納粹分子闖進玻耳家中,連獎章的影子也沒發現。戰后,玻耳從溶液中提取出金,又重新鑄成了獎章。這種溶液就是王水(由濃鹽酸與濃硝酸按體積比3:1混合而成)。又如食物中的硝酸鹽是無毒的,但是在一些細菌的作用下,會被還原為有毒的亞硝酸鹽導致食物中毒。生活中注意不要吃腐爛的食物,因為這種食物含較多的亞硝酸鹽。
【指導閱讀】閱讀p78-人類活動對自然界氮循環和環境的影響
<思考>由于人類活動對自然界氮循環的影響而導致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哪些?
(酸雨、光化學煙霧、富營養化)
【課堂小結】 學生自主完成教材第81頁的“概括•整合”。
【課堂練習】 教材p80 1(1)(2)
【布置研究性作業】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依據學生興趣自主選取其中一個課題進行研究,研究成果將以小組為單位以板報的形式進行交流。
1、如何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界中氮循環的影響?
2、如何減少氮氧化物對環境的影響?
3、查閱資料,了解人工固氮的研究方向、成果及研究固氮的意義。
第三節 硫的轉化
一. 教材分析
(一)知識脈絡
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質之一在于氧化性和還原性。而不同價態硫元素間的轉化正好能夠體現各種含硫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本節教材突出了“不同價態的硫元素”及“硫的轉化”的觀點,從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轉化接觸含硫元素的物質以及它們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進而探討硫的主要性質——氧化性和還原性。然后以探討硫的主要性質的思路和方法為基礎,借助方法導引,在實驗室中實現不同價態硫元素間的轉化,從中總結二氧化硫和濃硫酸的主要性質。最后通過介紹“硫酸的工業生產”和“酸雨及其防治”的有關知識,體現硫的轉化在工業生產和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二)知識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點:
1、實用性和教育性。教材從實驗室探究不同價態硫元素間的轉化到了解生產、生活中不同價態硫元素間的轉化,既體現了化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又激發了學生關注環境、保護環境的熱情。
2、注重三維目標的培養。教材通過活動探究的形式使學生獲取知識,在關注獲取知識結果的同時,也關注獲取知識的過程。從而實現三維目標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