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化學科學
第三部分內容通過“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實驗探究活動,應用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分析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使學生掌握鐵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轉化關系,進一步鞏固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
(二)知識框架
1、氧化還原反應對立統一關系的兩條線:
反應物 反應物性質 實質 元素(判斷依據) 反應過程
還原劑 → 還原性 → 失e- → 化合價升高 → 氧化反應
氧化劑 → 氧化性 → 得e- → 化合價降低 → 還原反應
2、鐵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轉化關系
強氧化劑主要有:cl2、br2、濃硫酸、硝酸、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點:
1、新教材注意以生動的語言、嚴密的邏輯推理、嚴格把握教學的深廣度,注意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教材不要求補充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概念,不要求用“雙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不要求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2、重視化學實驗的作用。教材收集一些典型有效的實驗來描述氧化還原反應等化學概念和原理,加強教學的直觀性,例如,采用鋅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電流計指針的偏轉有力說明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
3、重視加強化學與社會的聯系。教材介紹了氧化還原反應在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同時辨證地介紹了氧化還原反應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化學反應的分析,使學生能從化合價的變化,認識并建立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通過“鋅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探究,初步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轉移。
2、通過對一些化學反應的“交流•研討”活動,使學生能從化合價變化和電子轉移認識并建立氧化劑、還原劑的概念。初步了解化合價與氧化劑、還原劑關系的一般規律。
3、掌握用化合價的變化或電子轉移來判斷反應類型是否是氧化還原反應。能用化合價的變化或電子轉移來判斷氧化劑、還原劑,根據元素的化合價推斷物質的性質。
4、通過“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實驗探究活動,使學生掌握鐵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轉化關系,進一步鞏固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學習,使學生學會怎樣從特殊到一般規律,再從一般規律到特殊的認識問題的科學方法。
2、通過引導學生對氧化劑和還原劑這一矛盾體的學習,初步培養學生能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分析問題的意識。
3、通過“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實驗探究活動,使學生學會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預測和驗證未知物性質的科學方法。
4、通過“遷移•應用”、“交流•研討”、“活動•探究”等活動,提高學生分析、聯想、類比、遷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的
1、通過“遷移•應用”、“交流•研討”、“活動•探究”活動,激發學生探索未知知識的興趣,讓他們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樂趣。
2、通過“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實驗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