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化學科學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觀的真實寫照。
【質疑1】物質中有陰陽離子就能導電嗎?(教師演示或模擬nacl晶體、熔融nacl的導電性實驗,以澄清對電解質溶液或熔融電解質導電原理的模糊認識。)
【質疑2】為什么都含有na+ 、cl-的nacl晶體和nacl溶液一個導電,另一個不導電?(教師講解并分析:nacl晶體雖含na+ 、cl-,但不能自由移動而不能導電,若將nacl晶體溶于水,形成nacl溶液后,原來nacl晶體中被束縛著的離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離為可自由移動的離子,這個過程就叫做電離。結合nacl晶體溶于水的電離過程的動畫演示,強化說明nacl晶體中有離子而不自由移動,而當其溶解于水中或受熱熔化后,離解為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就叫做電離,并引出電離方程式的概念。)
【媒體顯示】1.酸、堿、鹽的電離
hcl=h++cl- naoh=na++oh- nacl=na++cl-
【學生練習】書寫電離方程式:hno3、h2so4; koh、ba(oh)2; na2co3、cuso4、bacl2(三學生上黑板)
【學生討論并歸納】 從以上三組物質電離后的陰陽離子類型及共同特點入手,進行分析討論,從而給酸、堿、鹽下定義。
【講解】1.強調酸、堿定義中“全部”二字的含義;2.酸、堿、鹽的溶液因電離出有自由移動的離子而導電。
【過渡】像酸、堿、鹽這些化合物,因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能導電,從化學的另一分類角度講又叫做電解質
【媒體顯示】2.酸、堿、鹽是電解質
【學生歸納】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行得出電解質的概念,并借助對比方法,在電解質的概念的基礎上得出非電解質概念。
【實驗演示】酒精、酒精水溶液、蔗糖水溶液的導電性實驗(強化電解質與非電解質概念)。
【實驗演示】不同濃度的鹽酸溶液的導電性實驗(觀察電流計指針的偏轉)
【學生歸納】其他條件一定時,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與溶液中離子濃度成正比
【問題解決】電解質知識運用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在我們的人體和日常生活中都能發現它的蹤跡。比如身體有汗的人為何接觸使用著的電器容易發生觸電事故?人體在大量流汗后為何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在海上遇險的人們,喝海水為何如同“飲鳩止渴”?請同學們用本節課所學的電解質知識加以解釋。
【點評】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與人體健康有著密切的聯系,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化學學習的潛在價值所在。
【學生閱讀、討論并回答】
【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對電解質的知識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電解質的一些規律性的知識(教師邊引導邊媒體演示):
一、電解質的電離
1.酸、堿、鹽的電離
※ 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與離子濃度成正比
2.酸、堿、鹽是電解質
【形成性檢測】
1、下列物質能導電的是()a.熔融的氯化鈉 b.硝酸鉀溶液c.硫酸銅晶體 d.無水乙醇
2、下列物質中,導電性能最差的是( )
a.熔融氫氧化鈉b.石墨棒c.鹽酸溶液 d.固態氯化鉀
3、下列電離方程式中,錯誤的是( )
a.al2(so4)3=2al+3+3so4-2 b.hf=h++f-c.hi=h++i- d.na2co3=na++co32-
【布置作業】
1、上網查閱“電解質與生命”等資料,寫一個800字的小論文。
2、電解質的水溶液能夠導電,說明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夠發生電離。那么,電解質溶于水后是否都能全部電離?這個問題留給同學們自己去解決,如果有興趣,同學們可以參看p40“知識點擊”部分,也可以通過internet網在“百度搜索”上輸入關鍵詞“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進行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