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
胡人與漢人西晉末年以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胡為代表的北方及西北少數民族,先后進入中原,建立了很多割據政權。在100多年的時間里,民族間的混戰造成白骨蔽野、村丘邑墟的慘景。諸胡同漢人一樣,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價。這些游牧部落長期在中原地區生活,逐漸拋棄舊有的傳統,轉而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和生產、生活方式,逐漸演變成漢民族的新成員。與此同時,一部分漢人在與胡人接觸過程中,受到胡文化影響。他們不僅在穿著打扮、日常習俗上模仿胡人,而且也改取胡名,改說胡語。到后來,他們的子孫干脆以胡人自居。 問:這則材料反映了什么? 答:…… (板書)隨著胡人入駐中原,民族融合的趨勢在不斷加強 投影: “每有騎戰,驅夏人(漢人)為肉籬”:在戰爭時,往往驅使漢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當步兵,在陣前沖鋒,鮮卑騎兵則在后督陣,并任意縱馬踐踏。 “北境自染逆虜,窮苦備罹,征調賦斂,靡有止已。所求不獲,則致誅殞,身禍家破,闔門比屋。”
——謝靈運 問:這兩則材料反映了什么? 答:…… (板書)民族歧視和壓迫的政策導致民族矛盾激化;拓跋貴族盤剝導致階級矛盾激化并引發起義 投影:認識: 嚴重的政治危機反映了改革的必要性,只有改革才能緩和社會矛盾。 投影:為了緩和日益尖銳的矛盾,促進北魏社會的發展,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由祖母馮太后主持開始了改革。拓跋宏當時只有5歲,所以早期改革的決策者是馮太后。 投影:
馮太后影響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四歲即位,掌權的是其祖母馮太后。馮太后出身于漢族,她對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對他實施系統的漢文化教育,親自督促他自幼學習儒家經典,恪守儒家的綱常禮儀,同時指導他閱讀諸子百家的著作和歷史典籍。馮太后對孝文帝管教很嚴,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內侍十天內要匯報一次孝文帝的表現,不匯報則加以責罰。正是在馮太后的精心培養下,孝文帝對漢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對漢族文化傳統、習俗及其深邃豐富的內涵,十分敬佩和仰慕。 通過對漢文化和漢族發展史的了解及與本民族現狀的比較,孝文帝深刻意識到本民族及政權的落后性,堅定了他改變鮮卑舊俗、學習漢族先進文化的信念。這對他后來推行社會改革影響是深刻的。(板書)一、改革的背景 ⒈北魏崛起與統一黃河流域→奠定基礎 ⒉社會矛盾和統治危機→必要性 ⒊馮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動作用→可能性二、改革的內容 ⒈均田制請閱讀課文,思考:⒈均田制的主要內容有哪些?⒉北魏何以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支配?能夠實行均田制的前提、目的是什么?⒊均田制是不是重新平均分配土地?有沒有廢除封建土地私有制?⒋政府分配給農民的土地是不是全部歸農民所有?⒌推行均田制后,官吏和地主的利益有沒有受損?⒍均田制的實施對社會產生什么影響? 答:…… (板書)二、改革的內容 ⒈均田制 ⑴前提:政府掌握大批無主荒地 ⑵目的:保證政府收入,緩和社會矛盾 ⑶內容:政府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農民向政府承擔一定的徭役雜稅 ⑷性質: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 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 ⑸作用 遏制土地兼并 北方經濟恢復發展 有利于國家征收賦稅徭役 均田制對后代田制有很大影響,先后為北齊、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時間長達三百多年。這一制度的選擇、推行為中國封建鼎盛時期的出現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板書)二、改革的內容 ⒈均田制 ⒉整頓吏治請閱讀課文,思考:⒈北魏孝文帝為什么非常重視對官吏的治理?⒉他采用了什么方法整頓吏治?效果如何?⒊頒行俸祿制度能否達到防止官吏貪污的目的?你有什么好建議嗎? 對于今天如何防止腐敗的問題,有人提出了“高薪養廉”的主張。你認為這一主張怎么樣? 答:……(板書)二、改革的內容 ⒈均田制 ⒉整頓吏治 ⑴原因:吏治腐敗,影響經濟收入,激化階級矛盾 ⑵內容:俸祿制、任期考核制 吏治改善,緩和階級、民族矛盾 ⑶影響 鞏固政權 農民負擔減輕,有利于發展生產 投影:有一次,孝文帝問大臣怎樣才能夠平定盜賊,有大臣回答說,盜賊也是人,為賊實屬無奈。如果地方官吏稱職,治理有方,盜賊自然就會平息了。(板書)二、改革的內容 ⒈均田制 ⒉整頓吏治 ⒊遷都洛陽請閱讀課文,思考:⒈北魏孝文帝為何要遷都洛陽?⒉他采用了什么方法最終達到目的?⒊遷都的作用是什么?答:……【指導學生完成《名校學案》p29~30頁第二大題第21小題】(板書)二、改革的內容 ⒈均田制 ⒉整頓吏治 ⒊遷都洛陽 政治:舊都保守勢力強大,阻撓改革 經濟:經濟落后,糧食供應困難 ⑴原因 軍事:北方柔然威脅 地理:偏居塞上,經略中原困難 ⑵目的:接受漢族先進文化,減少改革阻力 根本目的是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 ⑶作用:為孝文帝革除舊俗的改革提供了地理環境和文化氛圍 投影: 洛陽地理位置優越,農業經濟發達,交通便利,且為數朝之都(東周、東漢、曹魏、西晉曾定都于此),素來是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為當時南齊的國力較弱,遷都洛陽還便于舉兵南下,實現孝文帝南北統一的愿望。(板書)二、改革的內容 ⒈均田制 ⒉整頓吏治 ⒊遷都洛陽⒋革除舊俗 投影: 孝文帝不僅發布改革的命令,而且也很注意檢查實施的情況。499年,孝文帝從前方回來,他坐在車中,留意街上行人的服飾,見有不少婦女仍穿著鮮卑服,就責備尚書沒有盡到職責。任城王拓拔澄辯解說,現在穿胡服的人已經不多了。孝文帝不滿地說:“你是不是想讓全城的人都穿鮮卑服,才滿意啊!”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引起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遭到以太子拓跋恂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孝文帝打擊保守勢力,為改革的深入發展鋪平了道路。 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