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社會責任
★二、有法必依----中心環節
1.有法必依要求嚴格依法辦事,嚴格遵守法律
請同學們閱讀第一目第二個回第一個.下的材料,想一想:
(1)如果“二叔”將前任村委會與村民簽訂的合同廢除.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
(2)“換‘官’不能換合同”又意味著什么?
2.有法不依會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嚴重后果
如果有法不依則會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嚴重后果,請同學們閱讀第一目第二個◎第二個◆下的材料。思考假設材料中當事人有法不依的行為未得到及時糾正,會造什么后果?
除了有法必依,我們還必須堅持執法必嚴.
★三、執法必嚴----關鍵
1.執法必嚴要求做到不拘私情
教佩請同學們閱讀第一目第三個◎第一個◆下的材料。思考姑媽為什么生氣?
學生:姑媽幫被告方講情遭到了吳法官的拒絕。
教師:吳法官在辦案過程中不徇私情的做法對案件的審判有何意義?
學生回答:略。
教師:作為一名法官,若做不到公正裁判,受害者的權益就無法保護,社會正義就無法伸張。吳法官在辦案過程中不徇私情,才能公正執法,確保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平等保護。可見,不徇私情是當好執法者的必要條件,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條件嗎?相信第一目第三個◎第二個◆下的材料能幫助你回答這個問題。
2.執法必嚴必須堅持不枉不縱
教師過渡:對于沒有違法犯罪的人不能冤枉,而對于那些違了法、犯了罪的人則要追究法律責任,做到違法必究。
★四、違法必究—必要保障 (違法必究是依法治國得以實現的必要保障。)
從以下三方面說明其要求:
1.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不改造法定職責,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任何組織、機關、部門、單位的行為若超越法律權限,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3.任何人違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
本課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含義及其重要性。這十六個字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指導方針,也是實行依法治國方略的根本所在。這四個環節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中心環節,執法必嚴是關鍵,違法必究是必要保障。
信息反饋:
第二課時 監督制約 保障公平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增強主人翁責任感,樹立監督意識、制度制約和程序制約意識。
★能力
初步培養學生通過監督渠道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和國家、集體的利益的能力。
提高對制度制約和程序制約的必要性認識。
★知識
知道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和加強制約機制,是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的保證。
了解監督政府工作的多種渠道、知道程序制約主要表現。
【教學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