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社會責任
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和加強制約機制,才能保障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
【教學過程】
★ 利用漫畫導入:漫畫內容見投影。(小轎車100元、別墅1000元一套,這么好的事,為什么全讓圖中的這位老兄趕上了?)學生回答:略
教師:原因在于他是個手中握有執法權力的官員。正所謂“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如果官員接受了他人的賄賂,他還能秉公辦事嗎?當然不能。
(列舉貪官的材料)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權力受不到制約,就難免發生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的現象,失去制約的權力必然產生腐敗。因此,要保證手中握有權力的官員不敢濫用權力,始終依法辦事,關鍵是要對權力進行制約。那么如何切實有效地制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手中的權力,保證法律的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呢?這是第二目“監督制約 保障公平”所要探討的問題。
引人課題:監督制約保障公平
★一、建立健全監督機制
1、人民行使監督權
教師簡介我國的國家機關:有五大類,人民代表大會----權力機關,人民政府----行政機關,人民法院----審判機關,人民檢察院----檢察機關,軍事委員會----軍事機關。在國家機關體系中,與人民群眾打交道最多的是誰呢?【行政機關】
教師:一個人出生后,需要公安機關為他登記戶口;工作獲得一定收人后,要向稅務機關納稅;結婚時,要去民政部門領取結婚證;開辦企業,要向工商部門申請領取營業執照……可見,我們的一生都要和政府不同部門打交道。政府部門能否依法、有效地行使好行政權力,管理好國家各項行政事務,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影響著國家的安定和諧。因此,任何一個法治國家都非常重視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建立完整的法律監督體系,促使行政機關依法行政。這方面我國做得如何呢? (指導學生閱讀第二目第一個◎第一個◆下的材料。)
教師: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政府必須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接受人民監督。只有人民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會懈怠,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減少和防止工作失誤,才能防止濫用權力,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保證清正廉潔;才能有效地保證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正確依法行政。
2.監督政府工作的渠道
指導學生完成第二目第一個◎第一個◆第一個◇的問題。
輿論監督是反映民情、伸張正義、維護法治的重要監督形式。
3、監督的對象: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
教師:我國憲法第41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這是法律賦予我們每一個公民基本政治權利----監督權。那么公民在行使監督權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4、監督最常用的方式:公民行使監督權最常用的方式是通過正當的途徑提出投訴、舉報,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為了防止公共權力被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有效的制約,而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是制約權力、保證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的第一把鎖。那么制約權力的第二把鎖和第三把鎖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