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2
活動拓展議一議.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議一議.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
板書設計
11、我來當導游
教學反思第12周 第2課時
課題
12、家鄉變了
課型
新授課
第1課時教學目標◆指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調查訪問、收集實物等途徑,了解家鄉過去和現在的經濟特點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通過讓學生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培養他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重點:了解家鄉過去和現在的經濟特點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難點: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培養他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講授法 活動教育 討論法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評價
活動準備(1)收集有關家鄉的書籍、名勝占跡及旅游景區的門票及資料。也可以尋求他人幫助,也可以網上查閱。(2)有條件的,可收集家里的糧本、糧票、煤本、副食品本、布票等計劃經濟時期的票證。并向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了解有關使用情況。 (3)分小組訪問校長或本校老教師,了解學校過去的情況。(4)查閱爸爸、媽媽的影集,尋找前后的變化。
活動過程 1.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了解我們的家鄉嗎?你熱愛我們的家鄉嗎?我相信學了《家鄉變了》這篇課文,大家一定會感受到我們家鄉的發展和變化,更加了解我們的家鄉,熱愛我們的家鄉。2.討論交流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先閱讀自己收集的有關家鄉的圖片和 資料。再討論交流,各組推薦代表發言。3.感受家鄉的變化 (1)展示自己收集的糧票、煤本等實物,并講述爺爺奶奶當時購物的情況。 (2)講述自己和媽媽到菜市或超市購物情景。對比過去和現在人們購物情況.說一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有哪些變化。 (3)小組代表展示自己的爸爸或媽媽的影集,并向大家講述其中的變化。 (4)小記者匯報采訪老教師、校長講述過去學校的面貌,如有老照片展示更好,并參觀現在學校新貌,感受其中的變化。 (5)讓學生講述自己發現的家鄉的變化。如展示自己收集的家鄉的名勝古跡及景區的門票,并介紹有關的知識。4.活動拓展 (1)收集中國名勝古跡、著名景區的門票及資料,制作《詩畫中國》展板。 (2)作為未來的主人,讓學生尋找家鄉在發展中的不和諧音符,為家鄉再創輝煌,獻計獻策。 學生先閱讀自己收集的有關家鄉的圖片和 資料。討論交流代表發言展示自己收集的糧票、煤本等實物講述爺爺奶奶當時購物的情況。講述自己和媽媽到菜市或超市購物情景。展示自己的爸爸或媽媽的影集,并向大家講述其中的變化。采訪老教師、校長講述過去學校的面貌制作《詩畫中國》展板。獻計獻策讓學生通過了解家鄉過去的老房子、破舊的學校、城市的老街道、老式商店等.感受到家鄉過去的落后狀況。也可把自己所了解的家鄉街道的變化,講給同學們聽一聽或者展示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