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案(山東版)
“老師也出去了,同學們想聽聽老師的經歷嗎?”
2、揭題:
在這期間,老師看到了因交通事故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與災難。同時也有一種體會:生命太脆弱、太珍貴了,交通事故給人本身以及經濟上帶來的損失真是讓人痛心。
.二、 學習新課,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學習本課:
1、開展活動一:“城市里看交通”
①檢查預習:你在課外、雙休日時間到大街上進行觀察,了解到哪些交通標志、規定和標線。
②分組從網絡、醫院、交通警等處調查交通安全事故情況──匯報調查結果。
③觀看“交通安全宣傳片”的片段,啟發學生暢談生活中還有哪些交通問題。
④引導學生對展開討論:“堵車時你有什么感受?發生交通事故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等。
2、開展活動二:“汽車污染大家談”
①師問:哪些問題是交通帶來的呢?請學生調查了解有關汽車污染的問題,如:汽車尾氣的污染問題、汽車喇叭聲產生的噪音污染問題、大量能源消耗和交通堵塞問題、公路多耕地減少等;
②引導學生深入討論:這些問題對人們生活和生產帶來了哪些影響?
③出示一個汽車加油站的數據,算一算每天要消耗多少汽油,了解汽油的來源,從中知道能源是有限的,消耗后就不能再生。
④針對這些問題,國家、政府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你能舉出一些具體的事例嗎?
⑤開展“交通環保設計師”活動,設想還可以采取哪些辦法。
⑥國家的交通問題解決了,那么,面對我們學校的校門口,你看存在什么問題嗎?你有解決的辦法嗎?
3、 開展活動三“暢想綠色交通”
①教師通過圖片、課件展示磁懸浮列車,并介紹相關知識。
②提問質疑、共同研究解決;師生共同探究“為什么說磁懸浮列車是綠色交通工具?”;
③學生通過繪畫、作文等方式設計、暢想綠色交通(交通工具、交通設備)
三、總結。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交通標志、規定和標線;懂得交通的發展,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知道汽車的發展,要建立在保護環境和節能的基礎上,希望同學們要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新課標第一網
板書設計:
交通問題:尾氣污染、噪音影響、能源消耗、交通堵塞……
解決措施:磁懸浮列車、新燃料電池、綠色交通工具……
《交通問題帶來的思考》教學反思
交通問題一直是社會上關注的熱門話題。而且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私家車也多了,堵塞現象也嚴重了,事故更多了,所以問題受到好多人的重視,我們大家更應該關注。
為了適應學生的情緒,聯系生活實際,在講交通問題時,我采取對話開頭,使同學們也深有同感,紛紛打開話匣子,在一個個事例面前,讓人聽后感覺觸目驚心。這樣,孩子們自然而然地總結出我們出行是要注意安全,小心謹慎。最后,我把話題一轉:國家的交通問題解決了,那么,面對我們學校的校門口,你看存在什么問題嗎?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逐步分析,并為學校出謀劃策,使課堂教學達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