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5.小小故事會:講一講戰爭中涌現的許多為正義而戰的感人故事。
【設計意圖:了解為保衛家園而戰的人們不向敵人屈服、熱愛和平的心聲,激勵學生學習英雄們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精神。】
活動三 戰爭名稱的探究
1.師:“二戰”中反對侵略戰爭的各國、各地區的局部戰爭都有自己的名稱,填填教材p26表格,談談從中可以理解什么?
2.小結:我們反對一切侵略戰爭,但同時我們又支持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安全被迫進行的自衛性質的正義戰爭,歌頌為正義而戰的人們。我們也堅信,追求世界和平的人民必勝。(板書:反對戰爭 追求和平)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我們支持自衛性質的正義戰爭,樹立人民必勝的信心。】
板書設計
為正義而戰的人們
反對戰爭 追求和平
第三課時
活動一對比導入
1.(課件:視頻本校“六、一”兒童節文藝匯演時快樂、幸福的情景)師:剛才看到了“六、一”兒童節時的歡快情形,你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
2.(課件:伊拉克戰爭中失去親人,站在廢墟中一個著上身大腦袋的兒童的照片和在被炸塌房屋邊張著嘴嚎啕大哭的孩子的照片。)師:照片中的這個孩子為什么這樣傷心難過?通過以上這兩種情況的照的對比你有什么感想?
3.小結:世界上還有不少地方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許多兒童不得不在硝煙中度過自己的童年。(板書課題:戰亂中的兒童)
【設計意圖:引發學生關注到戰爭中的兒童。】
活動二 故事交流
1.師:看教材p30圖,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2.小組交流收集到的戰亂中兒童的照片,講一講照片背后的故事。
3.小結:戰后到處是一片廢墟,尸橫遍地,無辜的兒童成了孤兒,他們無家可歸,無學可上,飽受艱辛。這些情景是多么悲慘。
【設計意圖:打破時間、地域限制,較大范圍地呈現出戰亂中兒童的悲慘生活狀態,激發學生深切的同情之心。】
活動三事例探究
1.(課件:出示圖片失去雙臂的伊拉克男孩)師:能講講看完照片后的心情。
2.讀讀教材p31《失去雙臂的呼喚》,說說戰爭給兒童帶來的傷害。
3.教師感情朗讀《安妮日記》,引導學生體會一下安妮當時的心情。
4.(課件:播放《阿富汗兒童向聯合國特別大會的傾訴》心語摘錄)師:如果你是戰亂中的兒童,你會想什么?會說些什么?
5.小結:我們渴望和平。
【設計意圖:從身體、心理等方面,深層次的感受戰爭給兒童帶來的不可磨滅的傷痛,激發學生痛恨殘酷戰爭,由衷地希望世界和平。】
活動四 贈送祝福
1.教師補充介紹國際兒童節的來歷。
2.學生制作和平鴿,寫上對戰亂中兒童的祝福或對戰爭的譴責。(板書:企盼和平 祝福平安)
3.小結:我們企盼世界上的兒童能遠離戰火硝煙,期盼世界和平。為此,人類在不斷努力,以多種形式促進和平,做出了很多貢獻。同學們課后可以進一步了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能真誠地抒發自己渴望和平的心愿,為戰爭中的祈禱。】
板書設計
戰亂中的兒童
企盼和平 祝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