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活動三 國事論壇
1. (課件:出示教材p12頁四幅圖,配下面文字。)師:中國的國際威望與國際地位日益提高,積極支持和參加各種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國際活動和組織,這樣的報道越來越多了。
2.教師介紹:中國參加世界貿易組織。
3.師:中國加入wto是機遇也是挑戰,為什么這樣說呢?
4.全班交流:說說我國還參加了哪些國際組織?(教師可以隨機說明重要性)
5.師:從“國事論壇”活動中,你感受什么?(板書:發揮作用)
6.小結:從拒絕到積極參與,中國與世界各國組織之間漫長的融合之旅見證著中國的發展和進步。今天的中國,已經真正屹立在世界東方,國際地位大大提高,成為國際社會中有責任、負責任的一個大國。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讓學生知道中國國際地位大大提高,成為國際社會中有責任、負責任的一個大國。】
板書設計
活躍在國際舞臺上
平等協商
發表主張
發揮作用
3.風靡世界的“中國制造”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基礎來看,我們的孩子所處的環境較好,生活在比較開放、進步的環境中,接觸到進、出口商品的機會也較多,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在直觀上有一定了解。
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來看,孩子們難以從中國走向世界的各方面入手,去了解中國的發展,感受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問題。
因此,針對這種實際情況,本課確定的教學重點是了解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工業的發展,我國對外貿易額快速增長,同時體會國際貿易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教學難點是知道我國在貿易領域中取得的成就和問題,從開放、多元、國際化的社會發展趨勢認識和關注中國的發展。
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時,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數據圖表等,介紹中國商品進出口情況,提升學生的自豪感。還可多引導學生關注有關新聞和報道等,讓學生明白中外之間的交流是多層面的,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并日趨頻繁,使其真實感受到這種密切的聯系。
設計思路
根據課程標準的內容,我針對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讓課堂符合生活實際,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如:采取討論交流、做游戲、策劃方案pk、情境表演等教學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這樣的活動:
第一課時:“洋”名字的來歷、找找家中的“中國造”、中國制造的“第一”、 中國制造走向世界。
第二課時:沒有“中國制造”的一年、“世界加工廠”、 小小智囊團。
第三課時:我們身邊的進口商品、豐富多樣的國際交流舞臺。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激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知識目標:了解新中國成立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貿易領域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問題,感受祖國的進步與發展,以及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
能力目標:探究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工業的發展,我國對外貿易額快速增長及面臨的突出問題。培養學生辯證地,全面地分析問題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工業的發展,我國對外貿易額快速增長,同時體會國際貿易對人們生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