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設計思路
教學設計突出開放性,充分體現探究合作的新型學習方式。整個教學活動通
過“課前準備——課堂交流展示——討論”三個環節達到讓學生探究學習的目的。
教師在組織討論的過程中,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對歷史史實進行評價和討論,引導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和掌握的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這樣的活動:
第一課時:火眼金睛大搜索、敞開心扉大討論、活動方案我設計。
第二課時:和平的期盼、世界兒童的心聲、我們愛和平。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珍惜今天的和平環境,增強和平意識,激發學生向往和平、熱愛和平的情感。
能力目標:主動關心國內外形勢,用實際行動為發展與各國人民的友誼,維護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貢獻。培養學生學會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全面認識事物及辨證地看待問題的方法,提高冷靜觀察、認真分析社會事件的能力。
知識目標:懂得和平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知道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需要和平環境,和平環境需要人類共同營造和維護。知道渴望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人類永恒的追求目標。
教學重點
了解各國對待戰爭歷史的情況,知道渴望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是人類永恒的追求目標,和平環境需要人類共同營造和維護。
教學難點
了解戰后人們對待歷史的不同看法,學會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全面認識事物及辨證地看待問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各國人民及兒童愛和平活動的相關文字、圖片、視頻資料。
學生準備:收集戰后各國對待歷史的一些看法,以及各種象征和平的雕塑的圖片,了解它們的寓意;準備畫筆。畫紙、彩色卡紙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40-p41頁內容,話題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42-p44頁內容,話題為“和平寄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火眼金睛大搜索
1.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到戰爭給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知道和平是來之不易的,今天的人們又是如何面對那些刻骨銘心的歷史的呢?
2.師:請大家看書中第40頁,向同學們介紹各國的紀念日。
3.師:xx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很多國家都有各種紀念活動。各國不僅開展紀念活動,還確定了戰爭紀念日。1940年至1945年間,法國共有至少15萬人被遣送至納粹集中營,只有大約5萬人生還。他們中主要是猶太人、也有吉普賽人、抵抗分子和政治犯等等。為了紀念他們,法國1954年頒布法令,確定每年4月最后一個星期天為二戰期間“全國被遣送受害者及反抗者紀念日”。
5.師: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紀念活動和與戰爭有關的紀念日?
6.師:這些活動的開展和紀念日的確定想告訴人們什么?
7. 小結:(課件:出示安南的名言)紀念歷史的目的就是絕不能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設計意圖:通過教理新聞報道等圖文資料,讓學生了解戰后各國是怎樣直面歷史、紀念歷史的。】
活動二 敞開心扉大討論
1.師:戰后還有哪些人是怎樣對待歷史的?
2.學生展示收集的日本國內對待侵華歷史不同態度的資料,全班交流。
3.引導學生就日本國內對待侵華歷史不同的態度展開討論:
(1)日本政客為什么要參拜靖國神社?靖國神社是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