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6.《和平來之不易》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孩子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對于戰爭的殘酷和人民生活的苦難沒有深刻的體驗。在這樣的和平環境里,熱愛和平的思想觀念在一些學生的心中比較淡薄。然而當下的國際形勢,雖然大戰沒有,但小戰不斷,和平年代并不和平。因此,有必要通過這一主題的教育,激發學生美好的國際主義情感,從小增強和平意識,為維護和平盡義務。
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分析六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了獨立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已經對人生觀、價值觀有了初步認識,通過不同渠道了解到有關歷史和戰爭方面的知識,但是還缺乏理性的分析。這一主題內容對身處和平年代的孩子來說比較陌生,他們無法體會到和平對全世界人民的重要性,無法理解為什么那么對人為了維和和平甘愿現出自己的生命。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了解維護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國際性維和組織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感受先輩們為了和平不懈拼搏的精神,用實際行動加入到熱愛和平的行列。教學難點是:感受今日和平的來之不易,學習先輩們為了和平事業不怕犧牲、不懈拼搏的精神。
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應盡量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利用課件的展示形式,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以激發學生感受今日和平環境的來之不易為重點,引導學生了解,渴望和平、維護和平是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許多善良的人們為世界和平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在上設計重視信息收集整理,充分利用圖片資料、視頻資料、文字資料等來綜合表現教學內容,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提高課堂效率;同時,還培養了學生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同時教學設計貼近學生。所選事例都應該盡量來源于學生比較熟悉的事件,能夠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這樣的活動:
第一課時:了解和平組織、感受先輩精神、我的和平書簽。
第二課時:走進世界維和、我們的維和之師、維護和平人人有責。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今日和平環境的來之不易;了解為了爭取和平,許多人為之奮斗了一生,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集成先輩們為了和平不怕犧牲、不懈拼搏的精神。
能力目標:了解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對“維護國際和平及安全”做出的貢獻,感悟他們維護和平、無私無畏的思想境界,從而用實際行動熱愛捍衛和平的衛士們。
知識目標:了解熱愛和平、維護和平是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知道人們為維護世界和平,建立了諸如國際紅十字協會、聯合國等國際性組織,這些組織以多種形式促進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教學重點
了解維護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國際性維和組織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感受先輩們為了和平不懈拼搏的精神,用實際行動加入到熱愛和平的行列。
教學難點
感受今日和平的來之不易,學習先輩們為了和平事業不怕犧牲、不懈拼搏的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相關課件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有關國際和平組織、中國維和部隊的相關資料和一些為
世界和平事業做出貢獻的著名人物的故事.
課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