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設計首先以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成功為出發點,讓學生了解人類對自己生存環境的探索行為;其次從對其他星球與地球生存條件的系數比較中,讓學生感受人類生活的基本條件是怎樣的;再次用“生物圈試驗”讓學生知道科學家為人類創造另一個生存的家園而做出的努力,從實驗的失敗中體會人類探求其他生存空間的艱難,從而激發學生對自己生活的地球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這樣的活動:
第一課時:了解人類探測月球和火星的知識、延伸話題,向宇航員致敬、比較月球、火星與地球的情況,得出結論。
第二課時:了解美國“生物圈2號”實驗、贊美我們的地球母親。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道科學家正在為創造人類生活的另一個家園而做出努力,感受地球是目前人類生活的唯一家園。學會珍惜現有的生活環境。
能力目標:在對地球、月球和火星的生存環境進行對比的過程中,得出地球是目前人類生活的最佳選擇。
知識目標:知道地球母親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雖然科學家在其他星球上進行了艱難的探索,但仍沒找到比地球更合適的人類居住地。學習科學家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讓學生充分感受人類努力探求另一個生存環境的過程,從中體會到自己所生活的地球是獨一無二的。
教學難點
了解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條件,理解只有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讓學生深刻認識到保護地球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收集和查找人類探索月球和火星的相關圖片與文字資料,也可以制作成cai課件。
學生準備:收集并了解人類對哪些星球進行了探索,了解美國“生物圖2號”實驗。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46-p47頁內容,話題為“人類尋找另一個‘地球’的努力”。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48-p49頁內容,話題為“‘生物圈2號’的啟示”。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活動一了解人類探測月球和火星的知識
1.學生看課文中登月的內容,思考:讀了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的話,你有什么感想?
2.了解人類探測火星的知識。
3.小結:科學家們為了給人類開辟一個新的生存空間,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他們為探索而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對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
【設計意圖:充分感受登月是人類科學進步史上的一大創舉,體會登月的偉大意義。】
活動二延伸話題,向宇航員致敬
1.師:你還知道哪些人類探索星球的行動?知道哪些宇航員?(師生交流介紹課前收集的資料。)
2.師:你想對這些宇航員說什么?齊讀格里索姆的話。
3.小結:向那些為科學實踐和探索而犧牲的英雄致敬。這是對科學探索精神的敬意,對不畏艱難求知精神的敬意,對人類追求科學進步精神的敬意!
【設計意圖:從登月事例入手,讓學生去了解更多的人類探索星球的事例,從中感受人類對新的生存空間的探索過程,體會科學家們不畏艱難、不斷求知、追求科學進步的偉大精神。】
活動三比較月球、火星與地球的情況,得出結論
1.師:宇航員為尋找另一個地球付出了努力,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那他們發現了什么呢?學習第47頁的內容。
2.師宇航員們發現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料,讓我們將月球、火星上的情況與地球作比較,你得出了什么結論?
3.小結:地球提供了生命需要的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它是適合我們生活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