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2)他們這種行為給日本和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產生了怎樣的后果?
(3)為什么一些右翼分子不承認日本歷史上的侵略罪行?
(4)在日本,也有很多愛好和平的人士,特別是一些參加過侵華戰爭的老兵,他們是怎么做的?
(5)對這些面對歷史的截然不同的態度和行為,你們是怎么想的?
4.學生閱讀新聞鏈接:真誠反省與百般掩飾。
5.師: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那段歷史?
6.小結: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在歷史的鏡子面前,日本缺乏德國正視過去、承擔責任的勇氣,不能正視歷史,豈能取信于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而德國以“審慎和自省”的方式,正確對待本國歷史,不會失去朋友,反而將會贏得朋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將德國理解政府直面歷史、真誠悔悟的態度與日本一些領導任歪曲歷史真相、百般掩飾的行為進行對比,知道日本政府應該反省歷史,對當年犯下的罪行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樹立起“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意識,從而強化學生的道德認識,提高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活動三 活動方案我設計
1. 師:我們小學生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呢?
2. 分小組制定活動方案。
3.匯報各小組的活動計劃及方案。
4.小結:作為小學生,我們應盡自己所能,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倡導維護世界和平。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美好的國際主義情感,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
板書設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真誠反省 百般掩飾
只有正視歷史,才能贏得世人尊重
第二課時
活動一和平的期盼
1.師: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需要和平環境,而和平環境需要人類共同營造和維護。如今,要和平、求和作、促發展已成為世界的主旋律,世界各國都在以各種方式寄托維護和平的心愿。
2.師:請大家看教材第42頁,仔細觀察和平女神雕塑,閱讀書中的資料,說一說它的寓意。
3.學生交流。
4. 師:請大家看“槍筒上卷”“鑄劍為犁”的雕塑,說說寓意,并說一說這些雕塑表達著贈送國的什么感情。
5. 學生交流。
6. (課件:出示圖片)師:這是俄羅斯人民獻給美國9、11恐怖襲擊受害者的紀念碑。同學們看看這個雕像,看起來象什么?
7.師:俄總統普京說:我們對死難者的永久懷念將堅定我們的決心,使這樣的罪惡今后不再發生。
8. 師:從各國贈送的這些雕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9. 師:你知道哪些類似的雕塑,它表達了人們什么愿望?
10.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11.小結:熱愛和平、維護和平,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世界各國設計的一些雕塑的和平寓意表達對和平的向往之情,引起學生對和平這一主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