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第一冊完整版)
第13課 有趣的吊飾
—、教材分析:
本課通過有趣的吊飾的設計制作,讓學生在想一想、畫一畫,做—做中進行制作活動;使學生在動腦與動手中進行學習活動,體驗設計制作活動的樂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收集資料,并用簡單的語言介紹展示自己的資料;在制作中讓學生自己動手總結方法,使學生更深刻的掌握制作方法,激發了學生的設計制作熱情。
通過拼貼游戲的方法簡化復雜的造型過程,讓低年級的學生能更好地進行造型設計。組織學生“物以致用”美化教室,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教學目的:
1、用彩色紙材,采用畫、撕、折、剪、拼貼等方法進行平面造型練習。
2、通過動手與動腦結合,想一想、畫一畫、做一做的方法體驗設計制作活動的樂趣。
3、舉行用吊飾美化教室的活動,使得“物以致用”嶺南版美術教案第一冊同時激發學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三、重難點:
1、重點:運用畫、撕、折、剪、拼貼等方法進行平面造型設計制作。
2、難點:組織學生用吊飾美化教室,激發學生美化生活。
四、教學用具:
教師:民間飾物及其圖片、彩色紙、剪刀,膠水。
學生:畫筆、彩色紙、剪刀、膠水。
五、教學設計:
內容
途徑
時間
目的
欣賞
1、教師出示民間飾物及其圖片。
2、學生介紹展示收集的民間飾物資料。
10分鐘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啟發學生設計思路。
設計制作
1、引導學生制作并請學生總結方法。
2、可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并請學生作方法介紹。
20分鐘
陪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啟發學生有創新設計思維,使學生掌握各種制作方法。
美化教室
分小組,分小組地進行,并評講布置效果。
10分鐘
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用直觀有趣的民間飾物激發學習樂趣。
1、請學生欣賞民間飾物和圖片,引入本課。
2,請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民間飾物資料,并用簡短的語言作介紹。重點介紹造型和色彩。
3、教師小結學生的介紹并總結民間飾物;造型夸張、簡潔、色彩鮮艷。
(二)進入新課:用組合拼貼的游戲,嶺南版美術教案第一冊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設計制作。
1、教師表揚資料展示充分的學生,并鼓勵學生設計夸張簡潔的造型
2,教師以一小動物的造型為例,提例一些簡單圖形,請學生根據寫實造型設計夸張見解的造型(見板書)
3、請學生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運用各種方法設計制作造型,并說一說制作的過程,教師一邊完善、總結制作方法:
1)構思形象
2)用畫、剪、折、撕等方法得到基本圖形。
3)組合拼貼造型。
(三)學生設計制作:鼓勵學生開展思路設計各種造型的作品,貼成一串,成小吊飾。教師隨機展示學生作品以激發學生制作的熱情。
(四)進行美化教室的活動
1、組織學生分小組布置美化分配的場地,要求小組協作。
2、學生評價所布置效果,教師小結,評出優勝組
(五)延伸教育:
以對教室的美化為例,啟發鼓勵學生觀察自己的周邊環境,“物以致用”設計制作裝飾品去美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