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第一冊完整版)
六、重點突破
體驗和認識雪和雪孩子的特性及造型。
七、難點突破
“雪”及“雪孩子”的造型和消失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八、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沿海版教材第1冊、彩筆、水粉顏料、彩色卡紙、大張圖畫紙、剪刀、有關圖片和網絡課件資源、磁貼、獎品。
2、學具準備:沿海版教材第1冊、彩筆、彩色卡紙、剪刀、收集有關資料等。
3、課前準備:學生了解有關雪的知識。
九、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認知體驗
(1)屏示:動畫片“雪景”,引入主題
教師啟談:寒冷的冬夜,當你進入了甜美的夢鄉時,冬姑娘悄悄地提著花籃向人間撒下了潔白的雪花。清晨打開門窗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呢?
屏示:動畫片“下雪效果”,
(2)屏示:圖音并茂的《雪孩子》童話故事;
(3)屏展:小組討論議題;
*雪是怎樣形成的?雪的形狀、顏色是怎樣的?
*雪孩子是怎樣來的?*雪孩子形狀、顏色是怎樣的?
*雪孩子為什么不見了?
*你喜歡雪孩子嗎?為什么?
(3)學生分小組自由討論以上論題
(二)師生互動、深入體驗
1、師引生表述“雪”的特點
(“雪”是銀白色的,在陽光下會閃閃發光,形狀有粒狀的、片狀的、六角形的等等,落到地上、房子上、樹上是一層層的,落到臉上冰冰的、涼涼的、冷冷的,放在手里很快會融化,踩到厚厚的雪上有時會發出咯吱的聲響,雪還可以團成球狀,小雪球放到雪地上能越滾越大….)
“雪”還可以用來堆雪人、玩雪雕、制作各種藝術品。如:在我國的東北哈爾濱市每逢冬季就舉辦大型的冰雕藝術展覽,冰雕藝術品種、形狀琳瑯滿目、豐富多彩,吸引了中外無數的游客。
2、師引生表述“雪孩子”的由來;
3、師引生議論:“雪孩子”為什么不見了?
*生自由表述,發表見解;
*師:你們想不想聽一聽智慧老人的聲音?
*電腦播放“智慧老人”的錄音
4、師引生議論:你喜歡雪孩子嗎?為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談談感受和體會。
5、了解“雪”與“雪孩子”的結構形狀;
(1)、屏示:“雪”與“雪孩子”結構圖片
師生議論“雪”與“雪孩子”的結構形狀
(2)、學生拼拼、擺擺、畫畫
2名學生上臺在投影儀上用自己喜歡的繪畫語言工具為“小雪花”、“雪孩子”造型設計。
6、師引生創作:現在冬天又來了,在銀白色雪的世界里,我們又可以與小雪人一起玩了,那么,我們分工合作,創作一幅 “美麗的雪景世界”,和小雪人一起快樂地玩,快樂地唱,快樂地跳吧!
(三)實踐作業、創作體驗
1、學生分組合作畫“美麗的雪景世界”
2、每組選代表上黑板合作畫“美麗的雪景世界”
3、屏示:作業要求
(1)用自己喜歡的色彩畫、剪、貼等方法,大膽創作“美麗的雪景世界”;
(2)與小組同學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3)畫出自己對“雪”的認識、感想和希望;
(4)對“雪”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5)能大膽創作,畫出生動有趣的“美麗的雪景世界”
4、播放情景音樂,學生進入創作
(1)播放《小雪花》或《雪孩子》音樂;
(2)師啟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創作興趣;
(3)電腦屏示:《小雪花》動畫背景
5、教師巡視指導并進行個別針對性的記憶和想象。
(四)作品展示、享受體驗
1、學生小組展示作品,簡談創作體會;
2、小組交叉參觀交流,互相評價作品;
3、評選:(1)演說“棒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