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第一冊完整版)
2、提問,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后回答:小朋友,想一想:1、“它們誰的本領最大呢?”2、“它們的用處都很大吧?”3、“你也來幫圓圓、方方、尖尖找找朋友,好嗎?”
二、
游戲、感受:
游戲1、感覺——用三個袋子裝著三種不同形狀:三角形、方形、圓形,請學生摸一摸,分辨形狀,并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
游戲2、找朋友——出現包含三種形狀的圖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圖畫),請學生從上面找出各種形狀。
三、
認識、理解:
1、游戲3:對比找不同——用實物照片和用幾何形概括了的圖畫進行對比,讓學生找出它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讓學生學習用幾何形來概括和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種形狀,便于掌握簡單、概括的繪畫語言)。
2、欣賞大師繪畫作品和學生的繪畫作品,看看畫面上是怎么用幾何形狀表現主題的、表達思想的。
四、
練習、探索:
1、動動腦、動動手:老師準備好多個三角形、方形和圓形,請同學們擺一擺,擺出各種畫面:如:三角形、方形可以組成房子;幾個圓形可以組成動物,圓形、方形、三角形可以組成人物……
2、請學生根據剛才自己的認識、實踐和自己的構思——用“方方、圓圓和尖尖”創作出美麗的畫面。
五、
小結、評價:
1、比一比:
看誰說出的方方、圓圓、尖尖最多?;看誰創造出的幾何形物品最多?;誰畫出的用幾何形組成的畫面,誰最美?
3、講評形式:師評、自評、他評結合。
[作業要求:]
1、看誰創造出的幾何形物品最多?2、誰畫出的用幾何形組成的畫面,誰最美?
[教學建議:]
1、教學中加強直觀感覺、感受,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作激情,可以讓學生通過身體、肢體語言這種表現形式更好的體驗學習。
2、可采用同一物體不同表現形式的比較法(例如:建筑可以有方形、圓形、三角形等造型……),進一步啟發學生思維、拓寬學生知識面。
教學后記:這一課讓學生感知圓形、方形、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基本形,學生通過欣賞復雜的物象,從而理解復雜的物體都是有三種基本的形組合或變化而成的。學生通過學習能用線描的方法表現圓形、方形和三角形的物象。
第5課 請你認識我
教學目標:學會觀察,通過看、說、想、畫表達自己。
認識自我、認識同學、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教學重點:學會發現、聯想、表現所想。
教學難點:發現認識自己方法,準確介紹自己,表現自己。
課前準備:師:課件(圖片、畫像)
生:紙、彩筆、彩紙。
作業要求:畫一張彩色畫片,讓學生認識你。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1、 出示范畫——美術老師自己的畫像
師:請同學們說出這是誰,你知道是誰畫的嗎?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創作的欲望)
生:是美術老師。
師:像嗎?為什么?說出教師的特征。(從年齡、頭型、臉型、發型、五官)
師:老師用畫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紹給小朋友認識。小朋友想不想把你自己也介紹給同學們和老師呢?
生: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請你認識我”。
(二) 發現方法
1、 觀察、思考
師:同學們想怎樣把自己介紹給小朋友?
生:畫自己,告訴姓名、喜歡什么?
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書上小朋友是如何介紹自己?
生:用名字、自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