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第一冊完整版)
請一位學生上臺,示范紙拉花折剪要點給其他小朋友看。教師一邊輔助,指出要記住的重點和難點。并引入和展示課件中的的制作步驟:看一看,想一想。學一學,折一折,剪一剪,再裝飾畫一畫,拉一拉,玩一玩。
觀看課件中其他同學折剪的紙拉花過程,要求運用不同的新紙,既可以色彩搭配,還可以進行細部裝飾造型,并提醒學生折好的拉花要拉得出來,可以連起來,這樣就和同桌一起玩一玩。要注意保持環境衛生。
4、作業與要求。
運用這種折、剪、拉的方法,自己折出拉花形象,并且完成其中一個拉花的裝飾,把大家制作的拉花連在一起玩游戲。
5、輔導與體驗。
播放音樂,教師巡視、輔助學生折、剪、拉過程出現的問題,提醒學生剪紙拉花的方法,并掌握時間。對于折、剪、拉速度較快的,表現能力較強的學生,引導其豐富自己的作業內容,并可以自由組合玩一玩剪好的拉花,或者幫一幫動作較慢的同學共同完成作業。
(三)評價展示
1、請幾位折、剪、拉花造型比較好的學生上臺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其作業讓其他同學看一看、評一評。自己評,互相評。并請“小評委”為做得較好的拉花的小朋友發小紅花。
2、播放節日音樂,教師引導學生邊聽音樂邊用自己折剪好的拉花表演和游戲,也可以每一小組派一、二名代表上臺,并模仿節日表演動作進行表演。
3、教師對本可學習內容作簡要點評。
四、課堂拓展
我們知道了本節課的折、剪、拉方法。只要我們多留意周圍的日常生活,動一動你的小腦筋,動一動你的小手,本領也會越來越大,能夠思考折、剪、拉出更多更好的紙拉花來。
第十五課 漂亮的小彩燈
教學目標:
一、教養方面:讓學生知道用各種方造型,理解彩燈的審美性和實用性。
二、教育方面:體難彩燈增添節日氣氛的情趣,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發展方面:培養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紙材的選擇,彩燈的設計與制作。
教學難點:鏤空的技能;從平面到立體的設計過程;對稱的折剪法和留出粘貼接口。
教學準備:各類型彩燈圖片、紙材等,掛燈的繩子,彩色水彩筆、膠水、剪刀。
教學過程:
一、啟動主體:
1、創設問題情境:如何讓一張平面的紙站立起來?
2、小組互相介紹:匯報嘗試結果。
3、創設問題情境:老師把小燈光放進圓紙筒內(不透光)問:如何讓紙筒透出亮光?
4、小組研究:可以看課本后討論一下,互相提出解決方法,互相啟發。
5、嘗試驗證:每組選一張紙,選一個好的方法進行鏤空設計和制作,體會“剪切不僅可以改變紙材的外形,也可以與折疊結合,產生對稱式剪裁”,能設計出具有對稱美的彩燈。
6、揭示課題:漂亮的小彩燈
二、發揮主體
1、激發直覺:你喜歡走馬燈還是民間瓜燈?為什么?你能說出走馬燈由哪幾部分組合而成?各部分有哪些形狀嗎?
2、感知和體驗:宮燈給你什么感覺?哪些地方使你產生這種感覺?
3、探究彩燈的審美情趣:吉祥圖案、鮮艷色彩、實用性。
三、發展主體:
1、交流:把自己帶回來的彩燈與同學交流,互相啟發,體會分享的快樂。
2、構思:選什么材料?怎樣折剪才能設計出獨特的外形?
3、添加:添加些什么形狀可使彩燈外形產生變化?
4、鏤空:怎樣進行圖案設計與鏤空,能產生節奏感或對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