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第一冊完整版)
師:小朋友動腦筋想想還有其他的方法介紹自己嗎?
(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
生:英文名字、屬性、喜歡的事、身體特征
師:你們想的真好,又有特別、獨特的見解,老師這里也有一些同學的自我介紹,小朋友想不想認識他們。
師:出示畫片資料:①各類同學的自畫像②名人的自畫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現自己④喜愛的事。(感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介紹自己,讓學生有中親切感,讓學生互相認識,互相吸引,很容易記住同學外形特征)
(三) 表現自己
師:同學們觀察錄像,你準備怎樣介紹自己(探究學習怎樣畫出來)
生:先可以拿出小鏡子觀察自己的長相,也可以姓名的聯想。
師:分小組,同桌說出自己的特點,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師:指名匯報,把自己觀察的結果告訴同學們。
師:好主意,同學們都把想好怎樣動手表現自己,現在就動手介紹自己吧!好嗎?
(四) 繪畫制作表現(方法自選)
(五) 介紹自我(推廣自己、表達自己、介紹自己)
(六) 講評
通過同學們自己畫自己介紹自我,讓同學們有一種親切感,很容易互相認識,同時很容易記住同學的特點,加深印象,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如何表現自己,認識自我。
教學后記:學生剛進校園不久,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增進相互間的了解,并鞏固上節課所學的點、線、色等知識。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來設計制作作品。
第6課 變幻的畫面
一﹑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二﹑學習課時:1課時
三﹑教具﹑學具
1.教具準備:卡紙、彩筆、小木棒、膠水、雙面膠等
2.學具準備:范作﹑畫紙﹑剪刀等
四﹑教學設想:
采用了以情景導入和故事發展為主要線索,引導學生觀察出變幻造型特征,思考變幻的起因,進入畫面構圖、潤色、美化。鼓勵學生互相幫忙和學習,提高學生的動手勇氣,通過學生體驗游戲,分享樂趣。
五﹑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①運用點、線、色、基本形設計正、反面的物象。
②知曉圖像重疊產生視差的視覺原理。
2. 技能目標:①學會對折、剪、畫、粘貼小木棍的制作方法。
②在欣賞和“玩”中,感受快速轉動與畫面重疊的現象。
3.審美目標:在欣賞和表演中感受快速轉動與畫面重疊所帶來的美。
六﹑教學重點:正、反面物象的表現。
七﹑教學難點:背景的留白位置與主體的關系;小木棍的粘合要牢固;體驗“視覺暫留現象”
解決難點的辦法:
1. 由于本課的學習難點是在背景的留白位置與主體銜接正好吻合。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動手能力的有限,先把紙對折,在正面畫出主體物,然后用硬的鉛筆用力勾畫輪廓,使之能夠透過反面看見主體輪廓,這樣方便處理留白位置。
2.在粘貼小木棍時,在棍頭破個小口,插上一張小紙,增大它的粘貼面,就會牢固了。
3.可以按照讓學生“玩一玩”、“想一想”、“做一做”的過程,先感受,后給出概念,體會“視覺暫留現象”這一科學現象。
八﹑興趣點:
欣賞和表演中感受快速轉動與畫面重疊所帶來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