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第一冊完整版)
九﹑教學過程:
(一)導課:(分鐘)
1.創設情景:教師請同學講述一個《孫悟空翻跟斗云》的故事,使課堂活躍起來,教師引導學生提出一個疑問:怎樣畫一個活靈活現的孫大圣。
2.出示教具,導入課題:老師帶來了一個“活”的悟空,我請一位同學仔細看看,這個悟空與你想象的更翻跟斗云的悟空有什么不同?在觀察它的背面有什么?為什么有個桿子?你能不能快速轉動一下,看看有什么效果?
3.同學們相互討論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
4.這就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內容《變幻的畫面》。
(二)新授(分鐘)
1. 同學們交替玩玩教具,思考變幻畫面的效果與轉動的快慢有什么關系?
回答:轉動的越快,重疊的效果越好,這是一種科學現象,我們把它叫視覺暫留現象,這是因為人的眼睛有一個有趣的特性,就是能夠把它看到的東西在視網膜上保留片刻。比如:你對著燈看一眼后,馬上閉上眼睛,燈的形象還能在視網膜上保留一點時間,這就叫視覺暫留現象。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現象和視覺暫留有關。例如:在京劇《大鬧天宮》里,當孫悟空迅速揮舞金箍棒的時候,金箍棒看上去就像是圍繞著演員的一團金光,非常好看,這也是視覺暫留現象。
2. 提問:為什么孫悟空翻跟斗云正好踏在云朵上呢?
回答:位置對好,內容相一致。
老師總結:正、反面的內容要有聯系,比如:正面企鵝,反面可以選擇冰川;正面機器貓,反面可以選擇天空或者房間等等,但我們要注意它們的位置要吻合,不然會使我們作品顯得不自然。
3. 出示教具,發散學生思維
這兒有一支老虎,你想把老虎放在什么地方?(森林、籠子)共學生選擇,灌輸環保意識,引導學生把立意定位于環保,同時取一個非常好的題目《讓老虎回家》,觀察選擇什么工具﹑材料來完成的?
4.播放制作步驟圖:、
①畫:正面和反面
②折:對折
③插:旋轉木桿
④粘合:正面和反面與木棍粘合牢固
(三)作業布置
①基本要求:能用點、線、色繪制自己喜愛的形象,并能進行粘合制作小動畫。
②較高要求:能設計制作出主體造型生動、背景相吻合的動畫小制作。
③個性探究:能設計制作外形獨特、想象力豐富、對稱粘合、轉動自如的動畫小制作。
(四)巡視輔導
①根據作業要求巡視2-3遍找出共性的問題進行重點突破(于本課的學習難點是在背景與主體吻合方面。背景留白……)
②對于這種種問題,我采取對于上手快的學生先學會,再讓他們一起幫助能力低的部分同學。對于作品的要求不定得太高或過于精細,對孩子們來說大特征大外型能抓住就算很成功了,給予表揚。
(三) 結果(分鐘)
1. 作業評述:
展示作品,自我評價:制作是否細致,用了什么方法進行裝飾,特別之處,他是怎么想的(提問學生本人)。最后讓學生上臺表演,用自己的制作表演一個故事。
2. 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折﹑剪﹑畫﹑粘貼的方法制作可愛的旋轉小動畫,運用點﹑線﹑面﹑色裝飾美化。在欣賞和評述中也感受到旋轉動畫的美,制作過程中體會到設計制作的愉悅和與人交往的樂趣。
3. 課后拓展: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科學現象帶來的美,感受快速轉動產生的圖像重疊現象,欣賞到了有趣的“動感畫面”,回家我們再思考還有哪些由于快速移動帶來的視覺暫留的現象?人們是怎樣利用它們,創造出美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