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第一冊完整版)
第17課 我心中的太陽
教學目標:
1、運用線條、色彩表現自己的想象—我的太陽,激發學生大膽想象、涂畫興趣。
2、學習簡單表述作品形、色與意的關系,培養學生初步的自我評價能力。
3、以喜歡動手涂畫為宗旨,激發學生作畫興趣。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請家長說說“我的太陽”,給家長說說“我的太陽”。
舞曲“種太陽”光碟。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歌表演“種太陽”。(情景創設,激發想象)。
播放vcd影碟,教師帶領學生邊唱邊舞,進入愉快的課堂學習之中。師:“小朋友跟老師一起邊跳邊想歌曲中說些什么?(唱跳兩段)。
2、 師:“請小朋友說一說,歌曲中說些什么?”,提請2—3名學生講述。
3、 教師概括學生表述內容,點題:“小朋友,假如讓你種太陽,你想有一個什么樣的太陽?
板書: 我心中的太陽
二、新授
1、師:分四人小組各自說說“我(自己)的太陽”。(約3分鐘交流討論,激發想象)。
2、師:“請四人小組的代表說說‘我的太陽’”。提請3位同學講述。
3、師:“聽了小朋友說的‘我的太陽’,各自不同,很有想象力、很有趣。那么,現在請小朋友把自己想象中的太陽畫出來!
4、 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作畫。個別指導繪畫要領:圖畫大些,不宜太小,用色大膽。
5、 學生完成作業后自己將作業貼在黑板上,相互欣賞、激勵。
6、 簡單自我評價。教師抽取有代表性的3—5幅作業,通過實物投影放大觀賞。師:“請xx同學說說自己的太陽”。教師在學生表述過程中從繪畫作業的形、色、意方面因勢利導,如:為什么用這種顏色?為什么是這種形狀?這些圖畫表示什么?等等。同時,教師對學生的表述適時運用優美的語言給予概括,感染鼓勵學生。
三、小結:
師:還有許多小朋友的“太陽”畫的都很有趣,沒有來得急講給同學們聽,下課后互相說說;丶易尠职謰寢尶纯矗瑔査麄兛炊藛幔恐v給他們聽聽。
第18課 月亮的故事
教材分析: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教學將借助有關月亮的傳說、故事、童謠、歌曲等,引發學生對月亮的無盡遐想,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創作,盡情表現《月亮的故事》。具體教學環節是:創設情境、激發情感;啟發構思、欣賞感受;自主表現、合作表現;交流評述、綜合評價。
教學目標:
1.啟發學生大膽想象,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形、色知識進行自由的、無拘束的表現。
2.激發學生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激勵學生成為探索太空的有志者。
教學難點:
激活學生的想象力,畫出人和月亮之間的關系、有趣的故事,創作生動活潑的畫面。
解決難點的措施:
創設情境,講月亮的故事,讀童謠,看錄像,聽歌曲,欣賞有關美術作品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看錄像,聽音樂,創設情境觀月亮。
2.講故事,念童謠,激情涌動想月亮。
二、揭示課題,看課本
讀一讀:月亮是地球的好朋友、地球的衛星。
月兒在云朵里穿行,她有很多美麗的故事,我們也來說說,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