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級第八冊美術教案
難點:了解城樓的建筑文化特征,理解城樓在北京的發展的歷史作用。
教學
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 提出問題:北京作為元、明、清三朝古都至今仍保存著許多古老的城樓和城墻。同學們,你們了解北京的城樓嗎?你們知道城樓的哪些故事?
教師簡單小結:多姿多彩的城樓顯示了古都北京的威嚴和王者氣度。 說一說自己知道的一兩座城樓。
談一談自己還
想了解有關城樓的
哪些知識? 通過問題來了解學生對城樓的認知程度,發現學生的興趣點和問題,為深入教學打下基礎。
初步了解城樓 指導學生看書第28—29頁,簡單介紹教材中的城樓名稱、位置結構和材料。 簡單記憶城樓
的名稱和外形。 以欣賞的方式引入,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
進一步認識北京的城樓 播放有關城樓的vcd
或其他影像資料,講解其造型特征。 初步感受城樓
的造型特征,了解
并記憶城樓的歷史
變遷和發展現狀。 詳細了解各方面的情況。
深人學習、討論、了解城樓的相關資料 教師補充城樓的相關資料。
天安門城樓通高33。7米,辟五門。城樓面闊九
間、進深五間,為重檐歇山式建筑,頂覆黃琉璃筒瓦。正陽門俗稱前門,整座城樓通高42米,是北京所有城樓中最為高大的一座。鐘鼓樓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其職責便是準確地向全城完成報時任務。
東便門角樓始建于明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是明清兩代內城東南轉角處的箭樓,屬軍事防御設施,是國內現存的一座規模最大的轉角樓。 以分組學習的形式,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資料,然后選擇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其他同學根據這組的發言提問和質疑。匯報組的同學回答和補充。
了解和認識這幾座城樓的建筑特色。 認識城樓獨特的審美價值。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及探究精神。
深入研究城樓的建筑裝飾特征 提問:內城與外城的城
樓有哪些不同?
城樓與其他的古建筑有什么不同? 觀察、思考、討論并總結:外城城樓比內城城樓擔負更多的防御功能,因此更加高大和堅固,基本都是磚石結構。而內城的城樓以下石上木居多,而且比外城城樓裝飾華美。
城樓與亭、臺、
樓、閣相比雖然都
是古建筑,但是城
樓高大、厚重、威
嚴,更有王者氣度。 通過觀察、對比發現城樓的建筑之美,進而對傳統建筑藝術產生敬仰之情。
拓展
知識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城
市有城樓,我們應該如何保護祖國的文化遺產呢?
展示南京的城樓及西安的城樓,引導學生對比觀察。 北京的城樓比南京的城樓完整,比西安的城樓雄闊。 感受北京城樓的獨特魅力,思考自己如何看待和保護中國的傳統建筑文化遺產。
評價 提問:大家通過學習,都了解了城樓的哪些知識?
課堂小結。 回憶老師講授過的內容,把自己想到、知道和有疑問的內容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通過評價的過程讓學生對城樓有自己的判斷,從而更深刻地認識城樓的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