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級第八冊美術教案
展銷評價
體驗樂趣 1.在小組內,先由設計
者介紹自己旅行壺各部分的
設計功能、材料的選擇以及
在什么場合下使用最合適等
項目,來吸引“訂貨商”。
然后由小組成員從造型、實
用、功能、材料選擇和設計
巧妙等方面進行評議并掛牌
訂貨。
2.將選擇好的作品進行
全班展示欣賞,評出“造型
新穎獎”“設計實用獎”、
“功能多樣獎”、 “設計巧妙獎”等。 學生掛牌訂貨。
欣賞評議。 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評價的意識。
體驗成功的樂趣。
課后延伸 啟迪:本課的學習為我們開辟了快樂的設計樂園,希望你們將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以真正的藝術作品來美化我們的生活。 學生傾聽 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好習慣。
板書設計: 小小旅行壺
學生作品 學生作品
教學反思:學生創作的旅行壺形式多樣、功能齊全,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但有的地方想法好,但不能實現。
第2課 刻紙
新課標思想: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通過教學滲透民族民間藝術教育,了解民間剪紙藝術特色,學習剪紙中的刻紙技法,培養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本課的意圖是讓學生觀察了解民間剪紙作品,分析基本特點,學習幾種刀刻的基本方法,運用刻刀完成簡單的刻紙作品。在藝術活動和藝術創作中體驗刻紙的樂趣,增強對剪紙藝術的美感體驗。
教材分析:
本課共兩頁,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欣賞、知識、方法、作品等方面的內容。欣賞部分提供了河北蔚縣和天津楊柳青的剪紙作品;文字內容簡單地介紹了民間剪紙藝術的特色;“小知識”部分介紹了陰刻與陽刻的基本知識,并提供了制作步驟方便學習使用。教材中為學生小組研究和藝術實踐提出了具體要求。學生優秀作品中體現了剪紙基本方法的運用,為學生完成作業提供了參考內容。
教學內容與目標:
了解刻紙是剪紙的一種方法。學習刻紙的基本方法,認識和掌握陰刻與陽刻的特點。通過教學實踐體驗民族民間剪紙藝術美,培養學生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在學習和掌握基本方法基礎上,運用剪紙的陰刻與陽刻方法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知道刻紙是剪紙的一種形式,了解剪紙的陰刻與陽刻的特點。
應會:會使用陰刻和陽刻的墓本方法完成刻紙作品。
2.隱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教學實踐體驗民族民間剪紙藝術美,培養學生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刻紙的基本方法,運用陰刻和陽刻的方法創作一幅刻紙作品。
難點:陰刻與陽刻結合運用的方法,刻紙中的連接方法。
學習材料:
教師:刻紙用具,教學課件,學生優秀作業。
學生:刻刀、剪子、墊板、彩色紙,剪紙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