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級第八冊美術教案
小組
討論 指導學生討論。 1.小組討論:
(1)你想用什么樣的表現形式向更多的人介紹中華世紀壇?
(2)怎么制作小報?需要注意什么?
2.匯報討論結果。 在小組討論中,學生了解介紹世紀壇的多種方法,建立小組合作的意識。
制作
小報 輔導學生
制作小報。 學生按導游組制作、介紹中華世紀壇的小報。 提高學生整理信息和動手制作的能力。
展示
交流 小結 展示交流制作的小報。 培養學生的欣賞評價能力。
板書: 中華世紀壇
教學反思:學生通過上網了解了中華世紀壇,了解了建筑中華世紀壇的意義。學生都希望能親身去感受一下中華世紀壇的雄偉。
第19課 故宮
課時:1課時
指導思想:
1.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宮殿。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故宮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本課為“欣賞•評述”課,旨在讓學生通過教學活動了解到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及其整組建筑群的布局形式、色彩裝飾等方面的內容,重點欣賞并了解故宮歷時幾百年所收藏的部分藝術珍品。
2.本課采取開放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形式均可。課前可鼓勵學生收集有關故宮的資料,建議他們從幾個方面了解故宮,如故宮的歷史、建筑群、建筑風格、建筑的裝飾意義、收藏的藝術作品等。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共同介紹故宮的相關知識。
3.故宮所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如故宮的歷史、建筑形式的特點、建筑布局、建筑裝飾,以及收藏的工藝作品、繪畫作品等。如果每方面都深入展開探討,那么一兩節課時是無法完成的,并且留給學生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師應把握好教學重點,課前準備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工,明確本課的學習重難點,根據教學內容與要求分為2~3課時,即每節課的知識點與側重點不同。其中一課時可以著重介紹這一金碧輝煌、氣勢磅礴的古建筑群:建筑布局、建筑形式的特點及建筑裝飾等。體會它完美地層現了中國古代的建筑藝術,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聰明智慧及非凡的創造力,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另一課時可以把故宮收藏的藝術珍品作為教學重點,以欣賞藝術作品和繪畫作品為主線,同時了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87年將故宮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原因。
4.本課在學習內容上安排比較寬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電教手段進行輔助,利用實地拍來的錄像片或故宮的 vcd資料導人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講授起來會更加生動。條件允許的學校可以選購一些相關畫冊、明信片等,課前師生共同布置展覽,利用直觀感受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了解故宮的建筑形式的特點和院藏作品,以及不同藝術作品的特點與風格。知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87年將故宮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