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級第八冊美術教案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前準備 布置課前準備內容:
1.收集民間剪紙。
2.收集剪紙文字資料。 學生收集資料:
收集民間剪紙。
收集剪紙文字資料。 調動學生廣泛參與
教學,培養收集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組織教學 做好課前準備。 準備好用具,集中注
意力。 準備上課。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出示課題——刻紙2.播放教學課件
民間藝術剪紙中的刻
紙藝術
3.介紹陰刻與陽刻
陰刻和陽刻是民間剪
紙的主要形式。
陰刻——以挖空的線
條紋樣表現形象,主要特
點是畫面堅實穩重。
陽刻——是先把紋樣
勾畫在紙上,刻去線條紋
樣以外的部分,主要特點
是畫面纖細秀麗。
很多剪紙采用陰刻與
陽刻結合的方法。
4.組織小組討論
(1)找一找書中的作
品哪些地方運用了陰刻的
技法?哪些地方運用了陽
刻的技法?
(2)說一說,在使用
陰刻與陽刻的技法過程中
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5.教師演示(實物投影)
制作步驟演示:
起稿—勾畫輪廓
——刻紙完成作品
提示用刀安全問題。
6.看書分析作品,布
置作業要求。
用刻紙的方法創作一
幅作品,完成后請你說一
說創作體會。
7.藝術實踐
教師輔導學生完成作
業。
輔導要點:
起稿方法,刻紙的要
點。 明確教學內容。
觀看教學課件,了解
刻紙藝術。
學習陰刻與陽刻,了解陰刻與陽刻的基本特點。
根據自己收集的民間剪紙舉例說明并分析陰刻
與陽刻。
小組討論。
觀察學習制作方法,
了解刻紙基本技法。
明確作業要求。
按步驟完成作業。
欣賞刻紙藝術,了
解刻紙是民間剪紙的一種制作方法。
了解陰刻與陽刻的基本特點。
認識剪紙的陰刻與陽刻。
欣賞書中作品,了
解陰刻與陽刻的運用方
法。
了解刻紙步驟和方
法。
了解作業要求,學
習刻紙基本技法。
靈活運用剪紙中陰刻和陽刻的基本方法。
評價 展示評價作業:
展示優秀作業,組織
學生評價作品。 小組自評、互評。 培養學生評價能力。
板書設計: 刻 紙
技法:陰刻 陽刻 陰刻陽刻結合
步驟:
起稿 勾畫輪廓 刻紙完成作品
教學反思:通過刻紙方法的介紹,了解了刻紙的方法。知道了刻紙作品屬于剪紙藝術,通過剪紙作品的欣賞,同學們非常欣賞和喜歡中國的傳統藝術。
第3課 刻紙點彩
新課標思想: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與前一課《刻紙》為一個單元。在了解民間剪紙藝術特色、學習剪紙中的刻紙技法、培養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創新設計制作能力。本課的意圖是在刻紙作品的基礎上,運用刻紙作品學習點彩的方法,靈活運用以前所學過的色彩知識,使用水粉顏色完成一幅刻紙點彩的作品。了解點彩畫的藝術效果,嘗試點彩畫的方法,體驗點彩畫的藝術美感。讓學生觀察了解點彩畫的基本特點,在藝術活動和藝術創作中體驗刻紙點彩的樂趣,增強對點彩藝術的美感體驗。